我国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建成投产,76口井日产油破7500吨
我国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建成投产,76口井日产油破7500吨
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海域,是我国最大的海上智能油田群。近日,该油田群76口生产井全部转入生产,日产量超过7500吨,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我国海上油田智能化、无人化技术的突破,也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智能化油田的“最强大脑”
恩平15-1油田群拥有4座海上平台,开发了6个油田,是集高产、智能、低碳等特点为一体的现代化海上油田群。其智能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系统智能感知:油田群实现了全系统、全方位、全序列的智能感知和远程操控。智能平台的井口数量、原油生产能力相当于一座万吨级的大型传统平台,但重量、面积仅为传统平台的1/3。
远程操控能力:针对我国沿海夏秋季节台风频发的情况,恩平15-1油田群可通过陆地远程操控生产,具备极端工况下的安全关停、海管置换、恢复生产等功能。投产以来,“台风生产模式”已完成多轮软硬件改造,成功应对了7轮台风考验。
绿色低碳开发:油田群成功实现国内海上首次国产主机与透平机电力组网及推进伴生气有效利用,节约原油消耗近4000吨。同时,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稳健运行,累计安全运行超1万小时,回注二氧化碳达6000万立方米。
技术创新突破行业壁垒
恩平15-1油田群在生产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钻井技术突破:油田群76口生产井井型多样,地质油藏条件复杂。中国海油积极践行“精益钻井”理念,规模化实施双分支水平井、一趟多层压裂充填增产、全井筒光纤实时监测等新技术、新工艺,高质量完成提速、提质、提效、提产目标,钻井总进尺达26万米,打破我国海上钻井纪录近20项。
超深大位移井项目:在恩平21-4油田自主设计实施我国首个海上万米级超深大位移井项目,形成5类13项技术成果,进一步开拓边际油田经济高效开发新路径。
引领海洋石油工业智能化转型
恩平15-1油田群作为中国海油数字化转型和智能油气田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降本增效:与传统油田相比,无人智能平台重量、面积仅为传统平台的三分之一,降低了项目工程投资约2.8亿元;减少日常维保工作量近三成,每年可节省运维成本超千万元。
增产提效:2023年,恩平15-1油田群已先后成功应对“泰利”“杜苏芮”“苏拉”3次台风,累计挽回原油产量损失超过2.54万吨。
绿色低碳:恩平15-1油田高含二氧化碳通过平台上的二氧化碳分离、加压处理装置和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可以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此外,中国海油也在加大科研攻关,并积极探索“岸碳入海”,为沿海高排放企业开辟降碳环保新道路。
恩平15-1油田群的智能化建设和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也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恩平15-1油田群将继续引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安全、更环保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