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区: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无锡新区: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在太湖之畔的无锡新区,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悄然进行。近日,随着滆湖绿色科创园暨未来膜科技智造园的启动建设,这个总投资达13.66亿元的生态项目,不仅开启了无锡新区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更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无废城市”:从试点到全覆盖的绿色转型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的目标。根据规划,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要达到60%,而到2035年则要实现全覆盖。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无锡新区正以先行者的姿态,积极探索“无废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然而,“无废城市”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当前,一些城市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比如,不合理的城市更新导致固体废物产生量激增,公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和行动力不足,低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缺乏经济激励,固废资源化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
面对这些挑战,无锡新区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一方面,通过摸清底数、不过度开发的原则,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和新建,改为“留改拆”并举、以保留提升为主的城市更新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媒体平台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政府还主导开展固废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研究,对环境效益明显但经济效益不高的低值固废处理给予财政补贴,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零碳科技产业园:打造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在无锡新区,一座座零碳科技产业园正在崛起,成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零碳智慧园区通过全方位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依托数字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固碳等措施,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的自我平衡。
以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为例,该园区通过储能技术和智能物联网的结合,实现了风电、光伏和氢能的互补,形成了稳定的绿色电能网络。园内企业悦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氢燃料电池重卡,具有动力强劲、经济性高、续驶里程长等优势。而上汽红岩鄂尔多斯基地的投产,更是推动了氢能产业链的落地与产业化应用。
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则通过构建智能微网,实现了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超50%,每年减碳量达4950吨。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则依托核电资源,计划实现区域“零碳供汽、零碳供冷、零碳供热、零碳供水、零碳供电”的目标。青岛科创蓝碳减排零碳金融科技园区则通过自主研发的热泵技术,满足园区全部能源需求,形成自给自足的光电水热零碳示范园区。
绿色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随着一系列绿色生态项目的推进,无锡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在官林镇,经过生态湿地净化后的河道水质明显提升,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在丰义村,果园采摘、农家菜、乡村慢跑等生态旅游项目蓬勃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在零碳科技产业园内,企业不仅实现了绿色生产,还通过数字化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以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为例,通过智能微网的建设,园区每年可节约近一半的用电量。而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通过风光互补的能源供应模式,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100亿度绿电的自产自销自用。
无锡新区的绿色发展实践,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水平,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努力,无锡新区正朝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