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中药熬水助你健康过冬
秋冬养生:中药熬水助你健康过冬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养生保健成为了很多人的关注重点。在这个季节,通过中药熬水可以有效提升家庭成员的整体健康水平。从选器皿到泡药、煎煮再到滤药,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郑州一家药店的资深老药师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熬制中药,让你轻松掌握这门家庭健康管理的艺术。无论是滋补类药物还是解表类药物,都能找到合适的熬制方法,让全家人都能享受到中药带来的好处。
秋冬养生中药茶饮推荐
沙参麦冬茶
组成:沙参、麦冬、玉竹、甘草、白扁豆、桑叶、天花粉。
功效:养阴润肺,生津润燥。
主治病症:肺热阴虚,久咳不已,咽燥无痰。
玉竹冰糖炖雪梨
组成:玉竹15克、雪梨1个(切块)、冰糖适量、生姜2~3片。
做法:将以上材料隔水炖煮1小时。
功效:滋阴生津,生津止渴。
适用人群:可缓解秋冬季干燥症状。
注意事项:脾虚湿重,平时容易胃胀、胃痛、打嗝、腹泻的人群不适合食用。寒痰咳嗽的人群,如咳嗽咽痒、白痰多、怕风怕冷者不适合食用。
山药地黄菊花饮
组成:枸杞、菊花、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山茱萸、熟地黄。
适用人群:经常熬夜、爱喝酒、经常加班、脸色不好、精神差、体力跟不上、头晕眼花、晚上睡不好觉、早上起不来的人群。
北沙参生地枸杞饮
组成:北沙参、麦冬、生地、当归、枸杞。
适用人群:肝肾阴虚、脾虚、肝气郁滞、咽干舌燥、吞酸、口苦、身体有瘀堵的人。
西洋参玉竹麦冬饮
组成:玉竹、麦冬、西洋参、石斛、枸杞、红枣。
适用人群:经常熬夜、睡不好觉、没力气、爱发脾气、火气大、吃东西消化不好、容易胃胀、懒言少语、经常口腔溃疡的人群。
桂圆红枣茶
可以驱寒暖胃,适合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群。
黄芪当归茶
具有补气养血、活血调经、补气健脾、活血化瘀之功效。
玫瑰枸杞茶
可以美白养肤,适合贫血、经期不畅、气血不足的人群。
枸杞西洋参茶
可以补气提神,适合熬夜加班、身体疲惫的人群。
苹果陈皮茶
可以补气健脾,帮助消化,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胖大海金菊茶
具有止咳化痰、降火、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缓解咽喉疼痛症状。
百合茯苓茶
可以安神助眠,适合于心神不安、心烦气躁、精神恍惚的人群。
中药熬水的具体步骤
容器选择:以砂锅为最佳。不锈钢锅或陶瓷器皿亦可。忌用铁锅、铜锅和铅锅等金属器皿。
煎煮方法:一般,一剂中药煎煮一次药材提取不完全,故以煎煮两遍为佳。具体步骤如下:
- 煮第一遍时,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加水浸透,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5cm左右(大约是轻压药材后对齐手的平面)。
- 第二遍,用水量则少一些,加水至中药平面即可。如药材质地坚实,加水量可稍多;如煎煮时间较短,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注意事项:
- 浸泡:不可水洗,药物需要先浸泡30分钟,浸泡时水至没过全部药物,浸泡时间到后继续加水至没过药物2cm左右,二煎时加水至没过药物1cm左右。
- 火力:先武后文,开始大火,水沸后改小火保持微沸,减少蒸发,促进药效。
- 时间:水沸开始计算,一煎25-30分钟,二煎20-30分钟,将两次熬出的药汁混合,药汁约300-400ml。若两次熬出的药汁过多,可将药汁单独熬煮蒸发水分,剩余300-400ml即可。
- 服用:一般,早中晚服用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服用时需加热。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 先煎药:煮沸10-30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 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 烊化药:遵医嘱将药物放入饮用水或者药汁中融化即可。
- 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温开水中冲服。
- 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秋冬养生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容易引起感冒和其他疾病。因此要注意穿暖和的衣服,尤其是保护头、颈、手、脚等易受寒部位。
合理膳食:冬季应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汤、红枣、核桃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坚持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可以选择室内健身、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轻度运动方式。冬季运动原则为运动和缓,以藏为本。
注意保湿: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因此要注意多喝水,使用保湿霜等护肤品来保持皮肤湿润。
调节情绪:冬季天气阴沉,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和疲劳。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睡眠养生:
- 调整作息时间:最好在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避免清晨受寒。
- 睡前准备: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有助于快速入眠。室内通风,放松身心。
- 睡眠环境:卧室温度以22℃—28℃为宜。光线适中,安静环境,减少噪声干扰。
- 睡眠姿势与方向:冬季睡眠宜尽量侧身而眠,以右侧卧为最佳。这样可以减轻心脏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蒙头大睡。
- 睡前少饮水:避免夜间频繁起床排尿影响睡眠。
- 白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 心态平和: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向上,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睡眠造成影响。
饮食养生:
- 冬季养生主要注意四个事项,简称为“饮温、居暖、神内、动适”。饮温:冬季属肾,肾主藏精而为生命之元,故冬季膳食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比如核桃、枸杞、羊肉、黑芝麻、桂圆肉等,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注意热量、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
- 冬季膏方养生:俗话说,“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就是冬天要积极进行补益、调理身体,来年抵抗力增加,促进身体康复。膏方融合了中药材的滋补精华,具有调和气血阴阳、增强体质、补益五脏、增强免疫力的多重功效。对于贫血、乏力、脾胃虚弱、肺部干燥等症状,膏方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冬令进食膏方,顺势而为,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于体内,增加机体精、气、血的储备,增强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也就是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是中医治病中强调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从而减少冬春季节感染性疾病发生,减轻慢性疾病的发展等。
虽然中药熬水有一定疗效,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选择药材及用量,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