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胃炎背后的真凶?
幽门螺杆菌:胃炎背后的真凶?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导致胃炎的主要元凶,这种细菌不仅会引起胃黏膜炎症,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及时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预防和治疗胃炎至关重要。
感染症状:如何识别是否感染?
大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只有部分感染者会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早饱、消化不良、口臭、口苦等症状。所以大部分几乎无症状的感染者难以被及时发现。对于一些高危人群而言,筛查很有必要。
科学检测:确诊感染的金标准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尿素呼气试验:这是目前使用频数最高、最受推荐的方法,它的优点主要有: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和不容易被胃内灶性分布干扰。只需对着一个放有相关试剂的袋子吹气即可完成。呼气检测一旦结果显示阳性,即可确认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14C呼气检测也是常用检测方法,但它有放射性,不能应用于儿童和孕妇。
胃镜检测:此方法较为准确,准确率较高,胃镜下取病理,在显微镜下观察或经细菌培养后观察,如果发现幽门螺杆菌,即可确认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
血清学检测:此法采用抽血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基数。如检测呈现阳性,可以表示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并不一定是现症感染,不能用于根除治疗后的复查。
粪便抗原检测方法:此方法准确性较高,普及性一般,可在儿童或无法配合呼气实验的人群中使用。
标准治疗:四联疗法是首选
一旦确诊感染,医生通常会推荐进行根除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方案是“四联疗法”,即同时服用四种药物:
- 两种抗生素: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常用的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呋喃唑酮,按照有无青霉素过敏等选择其中两种抗生素;
- 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PPI):它可以通过抑制胃酸,改变胃内幽门螺杆菌生存环境,为抗生素杀菌创造适宜环境,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
- 一种铋剂:有辅助杀菌作用,代表药物: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
治疗注意事项:
- 无论是用哪种疗法,效果大致相同,首次服药根除治疗成功率在80-90%。
- 服药过程应严格遵守医嘱,连续治疗10-14天,期间禁止饮酒,不要漏服或自行停药,使用公筷或分餐等。
- 吃完药,至少间隔1个月后复查13C/14C尿素呼气实验,如果结果是阴性,那么恭喜您,幽门螺杆菌已经被清除。成人根除后的5年再感染率<5%。
日常预防:从生活细节入手
分餐制与公筷:在家庭或集体用餐时,可以采取分餐制,每个人使用独立的餐具和碗盘,避免食物交叉污染。用餐时,增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避免直接用手触摸食物。
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在接触食物、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情况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口腔卫生:幽门螺杆菌可在牙垢和龋齿上生长繁殖,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口腔会产生异味,应养成餐后刷牙或餐后漱口、定期更换牙刷及消毒牙杯的习惯。
安全饮食: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尤其是在旅行或外出就餐时要格外注意。
家庭消毒: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定期消毒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阻断其传播的重要策略。以下是几种有效的餐具消毒方法:
- 高温煮沸消毒:将餐具和食具完全浸入沸水中,煮沸20分钟,确保全面消毒。但需注意,木质筷子不宜使用此方法,以免变形。
- 蒸汽消毒:利用蒸汽柜或蒸汽箱,将餐具置于其中,当温度达到100℃时,消毒5-10分钟。
- 洗碗机消毒:对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可使用洗碗机,但须严格按照机器设定的消毒时间和温度进行操作。
家庭成员共同防治
由于幽门螺杆菌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当发现一名家庭成员感染时,建议其他家庭成员也进行检测。特别是以下高危人群:
- 胃癌高发区人群(年龄>14岁)
- 既往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胃癌家族史等
- 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者
- 需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者
- 有消化道症状,意愿完善检测者
通过规范的抗菌治疗,如四联疗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防止胃炎复发的关键。面对胃炎,我们不必过于恐惧,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他日必定能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