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一文教你辨别沙金与足金,远离黄金骗局
当心!一文教你辨别沙金与足金,远离黄金骗局
近日,上海消费者彭佳在深圳某黄金交易市场购买了一只标称“足金999”的古法素圈手镯。然而,当她准备将手镯回收变现时,工作人员在剪开手镯时发现内有玄机——手镯中竟然被注入了透明液体。经排空液体后,手镯重量减轻了2.51克,按照回收价格计算,彭佳因此损失了1500元。这一案例揭示了黄金市场中存在的一种新型骗局——“注水黄金”。
这一案例不仅暴露了黄金市场中存在的一些不法行为,也提醒我们,在购买黄金时需要格外谨慎。特别是对于沙金和足金的区别,以及如何辨别真假黄金,我们需要有更深入的了解。
沙金与足金:本质区别在哪里?
沙金和足金虽然外观相似,但本质区别很大:
含金量:沙金含金量较低,通常在5%-30%之间,而足金含金量高达99.9%。
硬度:由于含金量的不同,两者的硬度也相差甚远。足金质地柔软,接近指甲硬度;而沙金由于含有较多杂质,硬度相对较高,更加耐磨不易变形。
颜色:足金呈现标准的金黄色,色泽均匀亮丽。而沙金由于含金量低,颜色略显发白,光泽不如足金鲜亮。
价格:含金量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价格的不同。以2023年为例,一克足金的价格约为475元人民币,而沙金仅约27.61元人民币。
如何练就“火眼金睛”?
为了防止被假黄金蒙骗,掌握一些简单的鉴别方法至关重要:
看钢印:真的黄金首饰,钢印都是激光打印的,印记比较平浅、且相对光滑,没有那么深、也不会出现不平整的现象。而一些黄金饰品的钢印是人工敲印上去的,印记比较深、且不平整,一般是假的黄金。
听声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地上抛掷,会发出“吧嗒”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落地时会发出当当的声响,而且会有余音、落地后又回弹。
看颜色:黄金的纯度不同,所看到的颜色也是不同的。根据黄金颜色,也可以大概区分出黄金的纯度。在行内有一句话是“七青八黄九五赤、黄白带仄对半金”,就是告诉我们黄金纯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正黄色属于纯度最高的黄金。
测硬度:纯金硬度低,用牙齿咬的话会留下牙印。所以,鉴别纯金的时候,可以试试它的硬度,硬度过高的话不可能是纯金。(3D硬金除外)
称克重:黄金的质量比较高,我们用手掂量也可以感受到黄金的质感。如果感觉那在手里轻飘飘的,那么黄金的纯度就不会太高。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秤称克重的方式,看一下克重是不是与标签相符。当然如果误差在0.1以内,则属于正常范畴。
用火烧:真金不怕火炼,也是不无道理。我们可以用防风打火机来烧黄金,等黄金变红即可停止。如果烧过以后的黄金变得更亮了,那么就表明是真的黄金。如果假的金子,在火烧以后会变成黑紫色,也很容易判断。
市场陷阱知多少?
除了“注水黄金”这种新型骗局,市场上还存在其他几种常见的假黄金形式:
掺假黄金:通过添加铜、银、锡等低纯度金属,虚标纯度,以“足金999”的名义出售。
完全不含黄金的“假黄金”:用与黄金外观相似的合金冒充黄金出售,这些“假黄金”可能是由沙金、锡金等合金材料制成,其质感、色泽甚至重量都与黄金非常相似,普通消费者很难察觉其中的差异。
伪造鉴定证书:一些商家会提供虚假的黄金鉴定证书,给消费者一种安全感,避免其察觉其中的猫腻。
面对这些陷阱,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选择正规渠道:尽量到品牌专柜或有良好信誉的商家购买黄金,避免通过不明渠道购买,尤其是那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黄金。
要求权威鉴定证书:正规黄金商家通常会提供由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测中心(NGTC)等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而非简单的私营公司证书。
核实产品标识:购买黄金饰品时,务必检查其标识是否符合国标要求,例如“足金999”后是否有厂家代号、材料标识等。
保留购物凭证:购金后,拍下与商家和商品相关的照片,保留好所有交易凭证,必要时可作为维权证据。
谨慎选择回收商:如果需要将黄金回收变现,选择知名且信誉良好的回收商。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提供高价回收的商家,避免被骗。
黄金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品,其市场价值不容忽视。然而,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假黄金的骗局也层出不穷。消费者在购买黄金时,务必保持警觉,了解相关的黄金知识,谨慎选择购买渠道和商家。同时,国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制售假黄金的违法行为,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在这片充满诱惑与陷阱的市场中,消费者唯有提高警觉,才能避免掉进这些精心布下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