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京土壤所在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影响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京土壤所在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影响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ssas.ac.cn/xwzx/kjjz/202410/t20241016_7400751.html

全球气候变暖对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通过全球数据和十年田间试验,揭示了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冬季土壤温度每上升1℃,秸秆和籽的碳含量将显著减少,这一发现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启示。

作物生物量碳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热量,也通过动物饲料间接提供蛋白质。全球气候变暖对粮食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当前,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年均气温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然而,冬季气温的上升幅度比其他季节更为明显,但冬季增温对作物生物量碳的具体影响仍不清楚。

该团队结合全球数据和为期十年的田间试验,发现冬季土壤温度与作物生物量碳呈显著负相关。冬季土壤温度每上升1℃,秸秆和籽的碳含量分别减少6.6 g/kg和10.2g/kg。主要原因是土壤增温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分解加速以及微量元素的损失。如果忽视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的不利影响,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粮食总产量可能会被高估4%至19%。该研究强调了将冬季增温的影响纳入农业生产模型的紧迫性,这对于制定更精准的气候适应战略至关重要,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并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影响的遗留效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