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土壤所在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影响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京土壤所在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影响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ssas.ac.cn/xwzx/kjjz/202410/t20241016_7400751.html
全球气候变暖对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通过全球数据和十年田间试验,揭示了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冬季土壤温度每上升1℃,秸秆和籽的碳含量将显著减少,这一发现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启示。
作物生物量碳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热量,也通过动物饲料间接提供蛋白质。全球气候变暖对粮食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当前,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年均气温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然而,冬季气温的上升幅度比其他季节更为明显,但冬季增温对作物生物量碳的具体影响仍不清楚。
该团队结合全球数据和为期十年的田间试验,发现冬季土壤温度与作物生物量碳呈显著负相关。冬季土壤温度每上升1℃,秸秆和籽的碳含量分别减少6.6 g/kg和10.2g/kg。主要原因是土壤增温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分解加速以及微量元素的损失。如果忽视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的不利影响,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粮食总产量可能会被高估4%至19%。该研究强调了将冬季增温的影响纳入农业生产模型的紧迫性,这对于制定更精准的气候适应战略至关重要,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并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冬季变暖对作物生物量碳影响的遗留效应
热门推荐
新垣结衣不仅是国民老婆,也是梦中情人,难得的风情万种。
如何理解股票解禁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哪些实际应用和局限性?
三角梅的寓意及象征意义(美丽的三角梅)
NSMB丨点燃生命之火——赵岩研究组揭秘乙酰胆碱的运输之旅
乙酰胆碱的作用
高级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
第九版肺癌TNM分期:N分期细化有助于精准区分患者生存预后
浙江大学滕元文教授团队:梨属植物的起源、多样性和品种分化
12个典型城市房价最抗跌的板块是?
深圳十大特色名小吃,带你领略鹏城风味
一日三餐吃玉米可以减肥吗?减肥饮食要注意什么?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红细胞偏低怎么办?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ooc是什么意思
十首著名钢琴协奏曲的慢板乐章 | 让音乐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如何把握金融市场中的买卖时机?这种买卖时机如何受到宏观经济影响?
改名字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手机直播一天大概消耗多少流量?
坦诚沟通机制的建立与维护计划
薄膜开关的深度分析:创新驱动市场增长与未来展望
莎士比亚留给当今英语的强大遗产
如何调节出风口以优化空调效果?这种调节对驾驶舒适度有何实际意义?
康复新液是蟑螂榨出来的吗?医生为你解答
实现财务自由:途径与挑战全解析
狗鱼是什么鱼?5步告诉你答案_清晰图解
如何应对突发技术故障和危机:开发团队的应急策略
金价攀至新高,黄金大牛股走出5天3板!公司股东或高位减持
北方导航属于哪种类型的板块?这种板块的发展趋势如何?
二手房交易资金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买房必看:这些关键细节决定房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