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动物园:趣味科普知识大揭秘!
杭州动物园:趣味科普知识大揭秘!
杭州动物园是一座集野生动物保护、科研、科普教育和游览于一体的山林式动物园,园内占地260亩,饲养展出包括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在内的120余种珍稀动物,年接待游客超230万人次。近期,杭州动物园正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有趣的动物知识。
特色动物大揭秘
杭州动物园内有不少动物明星,比如大熊猫春生、香果。当然也有大象、狮子、老虎等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动物。但这个暑期,小朋友们要暂别扬子鳄、蛇、龟等两栖爬行动物了。杭州动物园的两栖爬行馆生活了二十多种动物,最多的是各种龟,比如中华花龟、中华草龟、黄缘闭壳龟、鹰嘴龟等本土龟类,还有苏卡达陆龟、亚达博拉象龟等非本土龟类。两栖爬行馆里也有小朋友们想要看的扬子鳄。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鳄鱼种类,外形似龙,喜欢潜伏在水中,被认为是龙的原型之一。扬子鳄因为能发出类似猪叫的咕噜声,也被叫做“猪婆龙”。在两栖爬行馆,扬子鳄拥有一片草木葱郁,有水池、有瀑布、有小鱼的花园。
科普活动精彩纷呈
春节期间,杭州动物园特别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动,其中“智能织梦”主题活动尤为引人注目。该活动包含三个科普活动:《科学小课堂:像素世界》带领孩子们探索图像最小单位背后的奥秘及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影响;《精讲:我的机器人朋友》则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机器人王国、与机器人亲密接触的机会;而《精讲:科学城堡的邀请函》通过一件日常使用的计时工具——时钟,引导孩子探索千年前中国科技创造发明及电与磁的发展历程。
此外,杭州动物园还开设了不同主题的课程:“空气动力车”让孩子们亲手打造自己的绿色科技赛车;“感应洗手机”课程引导大家探索智能生活;“电磁感应”课程揭示自然界的隐形力量;“幸福海藻球”带领大家培育微观世界的绿色奇迹;“智能垃圾桶”课程则鼓励人们共创智慧未来。
科普教育特色鲜明
杭州动物园在科普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特色和亮点。例如,“爱我no喂”志愿者服务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支成立于2017年的志愿者团队,在杭州动物园(少儿公园)科研教育科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不仅在园区内进行文明引导和旅游咨询,还参与科普小推车活动、展区讲解、自然课堂和动物小剧场等特色项目。通过这些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传播了动物知识,还培养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此外,杭州动物园还注重科普教育的创新和互动性。例如,科普小推车活动通过移动式展板和教具,将科学知识带到游客身边;周末自然课堂则定期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研学活动协助项目则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这些多样化的科普教育形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
杭州动物园的科普教育工作不仅局限于园区内,还通过各类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例如,动物园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科普文章和活动信息,让更多人了解动物知识;志愿者拍摄的动物照片和视频,有时还会登上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进一步扩大了科普教育的覆盖面。
通过这些努力,杭州动物园不仅成为了动物保护的重要基地,更成为了公众了解自然、亲近科学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每一个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科普之旅,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玩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