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茜四上春晚:用声音为视障朋友点亮艺术之光
孙茜四上春晚:用声音为视障朋友点亮艺术之光
2025年春节前夕,演员孙茜再次以春晚无障碍转播(视障版)解说嘉宾的身份,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晚盛典。这已经是她第四次担任这一角色,用声音为视障人士解读舞蹈艺术,传递节日的温暖与色彩。
孙茜,这位曾因《甄嬛传》中“槿汐姑姑”一角被观众熟知的演员,近年来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无障碍文化服务的推广者。从舞台到银幕,再到现在的解说席,孙茜用她的声音和热情,为视障人士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孙茜在录音棚里全情投入,一遍遍沉浸、解说,直到最佳。她希望听众能通过她的声音“看见”舞蹈之美。她在录音时,脑海中浮现出视障朋友的身影,迫切希望让他们感受到舞台之美,分享舞蹈的每一个细节。
在创作过程中,总台春晚无障碍转播(视障版)遵循听觉思维原则、主次分明原则、准确精炼原则、服务对象明确原则等四大原则。解说过程中,孙茜需要做到主次分明,确保解说作为补充信息,处于辅助主体的位置。舞蹈、武术、魔术类节目是重点解说对象,孙茜与导演在解说稿创作中进行了大量的文案准备,确保语言风格与节目内容高度吻合。
近年来,我国无障碍文化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以天坛公园为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坛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进行无障碍改造,还推出了多项创新服务。比如,设置无障碍游览图、语音导览和手语导览,新增无障碍家庭路椅,让行动不便的游客也能与家人共享游览乐趣。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特殊群体的参观体验,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
无障碍转播的意义远不止于让视障人士“看”到节目。它更是一种文化平等的体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正如孙茜所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声音,能让视障朋友们感受到舞台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让他们知道,艺术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无障碍文化服务将更加完善。就像孙茜一样,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到这个充满爱的事业中来,用他们的努力和热情,为视障人士点亮一盏通往艺术殿堂的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