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安无障碍公交,让残疾人出行无忧
深圳西安无障碍公交,让残疾人出行无忧
近年来,深圳和西安等城市在无障碍公交建设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创新技术和贴心服务,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深圳: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无障碍公交系统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之城,在无障碍公交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目前,深圳已在超过3800辆公交车上安装了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该系统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人车路”协同一体、数据互通。
视障人士只需在手机上安装助乘软件,选择目的地和线路,系统就会通过语音和震动提示,告知公交车进站信息和车门方位。即使在退出软件界面后,用户也能通过摇一摇手机听到实时播报,确保不会错过所等车辆。
除了智能导乘系统,深圳还在多个公交站点配备了盲文指引设施。例如,梅龙人行天桥和“梅龙天桥”公交站设置了盲文示意图和站牌,标注了路线信息和周边地标。这些设施均配备了二维码,使用者可通过读屏软件获取更详细的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还推出了100辆无障碍出租车,配备了轮椅坡板、上下车辅助电动踏板、轮椅固定装置等设施。这些出租车优先服务残障人士、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在满足特殊需求的情况下,也可作为普通出租车运营。
西安:人文关怀,让公交出行更加贴心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无障碍公交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西安已在多条公交线路上投放了无障碍公交车,特别是在纺织城老城区等老年人口密集区域,重点配置了这一服务。
西安的无障碍公交车配备了可放下的导乘板,方便轮椅乘客上下车。驾驶员经过专门培训,能够主动提供帮助。例如,在草场坡公交站,61岁的陈增军老人每次出行时,司机都会主动下车,从后车门处放下板子,将其推上车。
为了方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候车,西安在大多数公交站点设置了爱心座椅和遮雨棚。部分站点还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和语音播报系统,实时显示车辆到站信息。2020年,西安首个全智能公交站台在国际港务区投入使用,可精确显示每条线路的到站时间。
西安公交集团还开通了“965315”服务热线,设立老年乘客专线。客服人员针对老年乘客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若专线占线,系统会自动转入其他空闲线路,确保及时响应。
使用者反馈:从“难出门”到“敢出门”
无障碍公交系统的建设,让许多残疾人重新找回了出行的信心。一位视障人士表示:“以前出门需要找人帮忙,现在有了智能导乘系统,我可以独立完成公交出行,感觉生活圈子扩大了很多。”
然而,无障碍环境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有视障人士反映,在城中村等复杂路段,电动车和自行车的随意行驶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导致盲杖损坏。这种情况下,出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会增加,影响残疾人出门的信心。
政策引领,未来可期
交通运输部印发的《2024年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提出,将进一步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安全出行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 扩大出租汽车电召或网约车“一键叫车”服务覆盖面,基本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
- 新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500条
- 打造20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品牌线路
- 优化站车环境,推动出入口和换乘设施优化改造
随着政策的推进和技术的发展,无障碍公交服务将更加完善。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城市借鉴深圳和西安的经验,通过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让公共交通真正成为残疾人出行的可靠选择。
正如一位视障人士所说:“无障碍环境不是区别于健全人士社会的平行时空,而是指向每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互动。”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包容、便捷的出行环境,让每一位市民都能自信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