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城:千年文化传承中的活态保护
潮州古城:千年文化传承中的活态保护
潮州古城,这座承载着近两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从秦汉时期的南海郡揭阳县地,到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正式立州,再到如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
开元寺:千年古刹的庄严与宁静
步入潮州古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被誉为“粤东第一古刹”的开元寺。这座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的佛教寺院,历经多次损毁与重建,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寺内紫云屏、天王殿、拜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等建筑错落有致,东西二塔巍然矗立,构成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群。2001年,开元寺作为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潮州古城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
牌坊街:非遗文化的展示窗口
离开开元寺,漫步至古城中心的牌坊街,仿佛穿越回明清时期。街道两旁,22座石牌坊与南洋骑楼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侨乡风貌。这些牌坊不仅是古代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的纪念性建筑,更是潮州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街道两侧的店铺里,潮绣、手拉壶、陶瓷等非遗工艺品琳琅满目,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等特色美食应有尽有,处处彰显着潮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济楼:古城的守护者
沿着牌坊街向北行,便来到了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广济门城楼。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城楼,是潮州古城七门之首,也是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城楼高18.85米,采用重檐歇山顶仿宫殿式建筑风格,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登上城楼,韩江水波、长桥卧波、远山如黛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广济门城楼不仅是潮州古城的重要关隘,更是潮州文化的重要象征。
活态保护:让古城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潮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进入新阶段。1986年,潮州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启了古城保护的新篇章。《潮州名城保护详细规划》《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文件相继出台,为古城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古城内“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得以完整保留,720多条街巷和大批明清古民居建筑重现昔日风采。
“百家修百厝”工程的实施,让古城内的文物古建焕发新生。廖厝祠、唐伯元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精心修缮,恢复了潮式建筑原貌。同时,古城保护注重“活态传承”,保留了5.8万原住民在此居住生活,让古城充满人间烟火气。如今的潮州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让游客在领略千年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活力。
申报世遗:让潮州文化走向世界
当前,潮州正以古城为依托,加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通过印发《加强潮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工作方案(2024-2025年)》,提出将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牵引,着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潮州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古城,将以更加绚丽的光彩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