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过度思考让你陷入心理困境?试试这些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过度思考让你陷入心理困境?试试这些方法!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289347455824773993
2.
https://jandan.net/p/115872
3.
https://www.vogue.com.tw/article/what-is-overthinking
4.
https://metavoice.tw/articles/four-ways-to-stop-overthinking/
5.
https://www.univ-bio.com/study-center/literature-FV1Y3KLY.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BA%E8%BF%AB%E7%97%87
7.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symptoms-causes/syc-20354432
8.
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2458
9.
https://xsgzc.nit.edu.cn/info/1136/20844.htm
10.
https://www.chictr.org.cn/hvshowproject.html?id=250315&v=1.0
11.
https://jps.ecnu.edu.cn/EN/abstract/abstract10658.shtml

01

什么是过度思考?

“你想太多了!”这句我们常听到的话,其实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过度思考。美国心理学家Susan Nolen-Hoeksema在她的著作《想太多的女性:如何摆脱过度思考并重新夺回你的生活》中,对过度思考做出了精辟的描述:它是一种不断担心和烦恼过去事情的思维模式,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被反复琢磨,陷入自我怀疑的循环。

德國行為治療博士Denise Ginzburg進一步解釋說,過度思考並不是深思熟慮,而是對日常情況的反覆演練和過度分析,特別是在意他人可能的反應和自己的應對方式,並且往往預設會收到負面回饋。

02

过度思考的危害

过度思考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导致精神超负荷,使大脑像打开了太多窗口的电脑一样变得缓慢和混乱。更严重的是,过度思考与抑郁症和焦虑症密切相关。Nolen-Hoeksema的研究发现,反复的抑郁症状与过度思考有直接关联,过度思考既是焦虑的维持因素,也是触发因素。

此外,过度思考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和精神不佳。长期处于过度思考的状态,会让人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03

为什么我们会过度思考?

过度思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个人经历来看,那些在严格要求和高期望环境中长大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过度思考者。如果从小就被要求取得好成绩、表现出色,且没有太多犯错空间,那么对失败和错误的容忍度就会较低,成年后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往往缺乏应对能力,从而陷入过度思考的循环。

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过度思考,这与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期望有关。从小被教导要端庄、谨慎、富有同理心的女性,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需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激素波动、对压力的敏感性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都可能加剧过度思考的倾向。

04

如何应对过度思考?

  1. 正念冥想:每天在刷牙或通勤时练习正念,关注当下的感受,询问自己是否感到压力、紧张,肩膀是否紧绷,下巴是否咬得太紧。这些身体反应都是压力的信号。

  2. 制定行动计划:将抽象的担忧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步骤。例如,如果你担心工作表现,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分解任务,设定可实现的目标。

  3. 接受不确定性:过度思考往往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学会接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4. 寻求社会支持:与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感受,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社会支持是应对过度思考的重要资源。

  5. 记录日记:将日记作为“私人社交媒体”,像在社交平台上记录一样,记录自己的思想、感受和经历,但这里只有你一个观众,可以完全真实地表达。

  6. 重视独处的空间:在没有点赞和评论干扰的情况下,倾听内心的声音,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反思。

过度思考是一个可以被克服的心理问题。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逐步摆脱过度思考的困扰,重获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主动权。记住,改变需要时间,对自己保持耐心,逐步实践这些方法,你会发现自己正在逐渐走出过度思考的阴影,迎接更加轻松自在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