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减压(MBSR):以正念化解现代人的压力
正念减压(MBSR):以正念化解现代人的压力
正念减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简称MBSR)是一种著名的缓解压力的认知治疗方法。它由Jon Kabat-Zinn博士于1979年在麻省大学医学中心创立。MBSR将佛教的正念思想与当代科学相结合,创造出标准化的正念练习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培养对当下的觉察能力来减轻痛苦,强调每一刻都要活在现在,用开放和接纳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所思所感。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问题也日益严重。MBSR提供了一套以正念为基础的压力管理方法,帮助现代人找到内在的平静。
课程设置
MBSR课程一般为期8周,每周上课2-3小时,外加每天在家练习45分钟。它可以帮助减轻各种疾病导致的痛苦,如抑郁、焦虑、慢性疼痛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设置以及自我健康管理。
课程内容包括身体扫描、坐禅、瑜伽、步行冥想等。参与者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逐步建立正念练习的习惯。他们也需要保持正念地生活,将注意力放在每当下,而不是过去或未来。
科学依据
大量研究证明,MBSR可以有效减轻各种疾病或压力引起的症状,如焦虑、抑郁、疼痛、睡眠困难等。它可以改善个体对疼痛和负面情绪的耐受能力,强化身体的自我愈合系统。正念冥想也可以令大脑更加宁静、专注,提升生活品质。
MBSR的主要元素
坐禅
坐禅是MBSR中的一项重要练习。实践坐禅时,通常采取以下步骤:
- 选择一个舒适和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外界干扰。
- 采取舒适的坐姿,如盘腿坐或半跏趺坐。保持背部挺直,放松全身肌肉。
- 将注意力放在自然的呼吸上,感受每一次吸气和呼气。不要刻意改变呼吸方式,只需体会长呼吸的流动。
- 在注意力飘移时,将其轻轻带回呼吸上。不必责怪自己,只需持续将注意力归回当下。
- 随后,可以将注意力从呼吸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觉察身体的感觉和状态,但仍保持放松和专注的态度。
- 练习10-30分钟,然后慢慢结束坐禅。
通过每天反复练习坐禅,我们可以训练专注力和觉察能力,并学会如何在当下安住心念。这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平和和清醒。
体扫描
体扫描是MBSR中常用的练习,指引我们用觉察的心态感受身体。其步骤通常如下:
- 找一个舒适平靜的环境,选择舒适姿勢坐或躺下。
- 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肺部的起伏。
- 将注意力慢慢移動到身体的各個部位,從腳趾開始。
- 在每個部位停留一會兒,感受那裡的觸覺,如輕重、溫度、疼痛等。掃描的節奏緩慢溫和。
- 如果注意力飄離,將其輕輕帶回身體掃描上。
- 從腳趾掃描到腳跟、腳踝、小腿、膝蓋、大腿内外側、臀部、腰部、腹部、背部、手指、手掌、手腕、手肘、手臂、肩膀、頸部、下巴、嘴唇、鼻子、眉毛、額頭、頭頂等。
- 掃描全身後,再次將注意力放回呼吸,然後慢慢結束練習。
体扫描可以增强身心觉察,放松身体,并了解身体状态和需求。它是MBSR中重要的身心整合练习。
瑜伽
MBSR中的瑜伽练习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 选择一些温和、缓慢、节奏舒缓的瑜伽动作,如太阳礼拜、山式、树式、三角式等。避免过于剧烈的动作。
- 每个动作要保持在身体的舒适范围内,不要强迫身体超越极限。当感到不适时要主动调整或休息。
- 做每个姿势时,要保持觉察之心,感受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不只专注完成动作。
- 缓慢地进入每个动作,在姿势中停留一会儿,感受呼吸和身体感觉,然后慢慢退出。
- 专注每当下,而不思考完成整套瑜伽流程。
- 如果注意力飘离,将其轻轻带回身体感觉上。
- 动作之间须充分休息,给身体时间去适应。
- 保持觉察的心,不批判自己的表现。享受每个当下。
- 结束时,采取舒适的休息姿势,感受身心的状态。
MBSR中的瑜伽强调觉察,而非达成某个体位。通过感受身体,我们可以安住于当下,疏解身心的劳累。
强化觉察
MBSR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持续增强对当下的觉察能力。一些具体做法:
- 吃饭时,放慢速度,细嚼慢咽,细心感受每一口食物的味道。
- 洗碗时,专注洗碗的每个步骤和动作,留意水的温度,盘子的质感等细节。
- 行走时,留意脚掌触地的感觉,身体重心的移动,周遭环境的景象声音。
- 交談时,不只是機械回應,而要用心聆聽對方,注意言語及非言語的訊息。
- 工作或學習時,留意自己的心態和專注程度,適時調整以維持效率。
- 休息或閒暇時,也可以保持覺察,不強迫自己填補每分每秒。
- 面對負面情緒時,以觀察的態度對待,而不評斷或壓抑自己。
- 將注意力常常拉回當下,不讓心繫過去或未來。
通过日常生活练习,我们可以将MBSR中学到的觉察技巧融入生命的各个方面,从而获得身心的平和与洞察。
分组讨论
在MBSR课程中,分组讨论是重要的互动学习环节:
- 学员被分成小组,每组3-8人。
- 每组有固定的时间进行讨论,通常是30-60分钟。
- 学员分享他们在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中遇到的各种体验。
- 内容可围绕坐禅、体扫描、瑜伽练习中的感受、体会、困难等。
- 学员也可以分享日常生活中的觉察体验,以及觉察对压力情绪的影响。
- 小组成员互相倾听,提供支持和同理,分享个人的见解。
- 教师可能给出适当指导,帮助学员深入探讨。
- 每位学员都有表达的机会,聆听他人的同时也获得启发。
- 营造开放、信任、不评判的氛围很重要。
通过分组讨论,学员体会与他人连接,并从中学习,增进MBSR的效果。
MBSR与催眠治疗的对比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已经成为许多现代人的困扰。为了缓解心理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非药物的替代疗法,其中MBSR(正念减压)和催眠治疗是比较常见且被认可的两种方法。
MBSR强调培养正念,即在当下专注自己的身心感受,但不加以判断或评价。通过身体扫描、坐禅等练习,MBSR可以增强个人觉察力,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正念,以减轻压力。MBSR注重个人主动练习,不需要催眠师指导。
相比之下,催眠治疗则运用催眠技巧使人进入深度放松状态,以接触患者内心世界。催眠师会给予正面暗示以治疗广泛心理问题。催眠治疗需要依靠催眠师的引导,通常能快速看到疗效。
MBSR与催眠治疗理论基础不同,但都能缓解现代人的心理疾病,比传统药物治疗更自然。MBSR强调个人正念实践,催眠治疗则依靠催眠师指导。病患可因应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最大疗效,提升生活质量。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预防抑郁复发的正念认知疗法
东方的正念冥想和西方的认知治疗技巧有机结合,形成独特而富有成效的治疗模式,特别适用于预防抑郁症患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