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腊八节:释迦牟尼成道日的文化探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腊八节:释迦牟尼成道日的文化探秘

引用
网易
10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8AM7MG052182IJ.html
2.
https://www.sohu.com/a/846437746_122006510
3.
https://news.cri.cn/20250107/c7e89b5d-51d8-c168-2c6b-a75a524660f8.html
4.
https://www.sohu.com/a/846688675_122006510
5.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501/26/t20250126_39278403.shtml
6.
https://www.sxgp.gov.cn/zjgp/zpwy_424/202501/t20250110_2085961.shtml
7.
http://www.xmgys.cn/NewsView.asp?ID=9180
8.
http://www.huangyuan.gov.cn/index.php?s=news&c=show&id=16157
9.
https://www.52hrtt.com/BFA/n/w/info/F1735181278558
10.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7c9598d5def33598e533e4.html

腊八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举行。这一节日源于古代的祭祀与农耕文化,象征着冬去春来的希望与丰收的期待。根据史书记载,腊八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祭祖仪式,当时人们在腊月这段时间祭祀祖先、祈求来年的好运与丰收。腊八也意味着农民在结束一年的耕作之后,通过祭祀活动感谢上天的恩赐,并祈求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

01

腊八节的历史渊源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02

腊八节的主要习俗

腊八节的前身是上古最重要的年终祭祀——蜡祭。《史记·补三皇本纪》载:“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也就是说,蜡祭是祭祀天地神明以祈祷农业丰收的节日。当天,人们奏乐、击鼓,各种仪式非常宏大,《礼记·杂记下》里提到,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去围观蜡祭典礼,孔子问他观感如何,子贡回答“一国之人皆若狂”。看来,当时人们过蜡祭着实是热闹非凡。

“蜡”是什么时候悄悄变成“腊”的?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祀典》里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祭祀其先祖也。”汉代腊祭的时间,被定在“冬至后三戌”。由于冬至在农历中并不是个固定的日子,它之后的“第三个戌日”每年也不一样,并没有固定在哪天。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腊祭才被定在腊月初八,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明确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此后,“腊八节”逐渐成为一个时间固定的全国性节日。

03

腊八节的当代发展

说起腊八节,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美食就是腊八粥。这口腊八粥,宋代人就已经在喝了。记录北宋都城汴京习俗的《东京梦华录》中说:“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最开始的腊八粥,一般是用红小豆、糯米等煮成的,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各地形成了自家风味。以江苏这个南北兼具的省份来说,就有咸甜两种口味的腊八粥,甜口的用红枣、红豆、花生、桂圆等熬煮;咸口的则放入了青菜、山芋、茨菇、腊肉等食材。

除了腊八粥,全国各地还有不同的腊八美食:北京有腊八糕、陕西有腊八面、湖南有腊八豆、安徽有腊八豆腐……在华北地区,则有做“腊八蒜”“腊八醋”的习俗。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密封的罐子里,倒醋封口泡到大年初一。泡好的腊八蒜,如同翡翠碧玉般通体碧绿。腊八醋就拿来蘸饺子吃,别有一番滋味。

舌尖上的腊八节,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年味,是一种家的温暖和美好的祈愿。国家级非遗南京白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玲玲回忆,南京有一首民谣唱道“腊八吃饭同一桌,吃好吃坏总是乐”,毕竟“过了腊八就是年”。

日月经天,岁月流转。腊八节,是沉淀、是回忆,与旧年招手作别;是展望、是欢喜,翘望崭新的一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