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必打卡:昭明书院古韵之旅
乌镇必打卡:昭明书院古韵之旅
乌镇,这座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的江南古镇,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探访。其中,昭明书院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游客必打卡之地。这里曾是古代学子读书的地方,如今改造成图书馆、讲台、书画馆等多功能空间,一进入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世界。无论是喜欢历史文化的旅行者还是摄影爱好者,昭明书院都能提供独特的体验和美丽的拍照背景。快来乌镇感受这份古典韵味吧!
千年书院的历史渊源
“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暮年的茅盾闻知故乡乌镇昭明书院遗址旁的石牌坊屡遭劫难却幸存于世,欣然写下一首《西江月》,其中这句词,就像书院旁车溪河中生长的青荇,引人遐思。
书院“昭明”一名,取自南朝梁太子萧统的谥号“昭明”,书院也正是因他而建。大约1500多年前,乌镇车溪河湛湛的流水,绵延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并迎来了两位贵客,尚未束发的太子萧统和太傅沈约沿河南下,行至乌镇……其后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故事?千年来萦绕于昭明书院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文化情怀?
那一年的萧统,尚不知愁滋味,却已是才华横溢、胸怀抱负。他此番前来乌镇是为了陪同老师沈约返乡扫墓,并随师读书,为此,他还在车溪河东岸匆忙地建了书舍一座,也就是后来世人所称的“昭明太子读书处”。
然而,第一次到江南,萧统被眼前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景致所吸引,晓窗半开,满眼都是乌镇的美,少年太子一时迷了眼,读书有些许懈怠了。
沈约见状,便用一则见闻劝谏:家乡乌镇曾有一乞丐,白天沿街乞讨,乞讨所得除了果腹,都用来买书;夜晚就寄居寺庙,伴着青灯古佛读书。寒冬腊月,一夜北风,乞丐竟被活活冻死。人们发现他时,却见手上还握着一卷书。萧统听得落了泪,从此修身养性,终日诵书不辍。
此后的每年清明,萧统都随沈约前来读书,还常常与学士们讨论文籍、商榷古今。萧统自幼酷爱文学,与李煜一样,算得上“被政治耽误了的文学家”。在一众文臣的帮助下,萧统潜心著述编校《文选》一书。夜阑人静之时,总见他房中灯火荧荧、人影幢幢,隐约可听闻“窸窸窣窣”的翻书声。
后来,《文选》问世,很快便掀起了追书热。全书择取古今诗文之精华,收录了自先秦至南朝梁代间,130余位作者的700多篇经典作品,是我国现存编年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诗文总集,启蒙了古往今来的无数学子,故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如雷贯耳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其“伯乐”正是萧统。正是在《文选》中,作为“铁粉”的萧统精心选了9篇陶渊明的名作,还特意编了一部集子,并亲自作序,认为理解陶渊明的诗文能使“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有助风化教育。可以说,萧统极大促进了陶渊明作品的广泛传播,为陶渊明后来成为文坛顶流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足见萧统选目之精,《文选》影响之大。
“南朝四百八十寺”。而乌镇有两处寺庙,均与昭明太子有关。
沈约去世后,萧统命人将乌镇的书舍改建为寺,初名吴德,又名贤德,后几经辗转,改为密印寺。
与这座河东的密印寺遥遥相望的,要数河西的白莲寺了。相传,明代万历年间,乌镇同知全廷训为凭吊昭明太子,在该寺庙前立了一块石牌坊。石牌坊高约5米,宽近4米,用花石岩砌建而成,朝南、朝北两面各有题有“六朝遗胜”“巨镇文星”的匾额,其中,南面匾额下是里人沈士茂所书的“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
萧统的一生虽然只停留在短暂的31岁,但他在乌镇的岁月,不仅点燃了崇文尚学的星火,也造福了一方百姓。比如萧统回到东宫后,时常心系百姓。有一次,曾听闻吴兴(当时乌镇隶属于吴兴)常年来因开凿水渠而扰民伤农,便立即上书梁武帝请求暂停这一徭役,在百姓间赢得了声望。因此,乌镇人将萧统奉作“御灾捍患”的“伽蓝”、“开文运之始”的“文星”,为其造庙祭祀。
白莲寺前的石牌坊蔚为壮观,题字丰神俊逸,能够历经世事风雨依旧屹立不倒,离不开当地百姓的倾力守护。几次遭逢劫难时,密印寺与白莲寺相继被摧毁于战火中,唯有这石牌坊,老百姓或是将其砌于墙体中,或是用泥灰将其盖住,才得以躲过战火并完整保存。
1984年,石牌坊重见天日。20年后,桐乡市政府在离遗址不远的西栅景区复建昭明书院,古老的石牌坊也被移至庭院之前,从此不再孤冷独处。穿过石牌坊,“重生归来”的昭明书院坐北朝南,浓荫匝地,屋宇轩昂。考虑到书院的实用性,院内还专门开辟了讲学场所、文物陈列室、图书阅览室等。
异地重建,让乌镇人对昭明太子的深情再次有了依归,曙色微蒙时,似有吟诵之声,越千年而入耳,浸润着慕名而来的万千学子。
2023年11月17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在昭明书院签售,引来读者追捧
昭明书院的魅力,在于昭明太子,更在于其崇文乐善的精神力量。它的光芒没有随时光流转而黯淡,反而愈加熠熠生辉。
留下崇文基因。“至今凭吊处,怀想读书声。”昭明太子读书的故事,活跃在乌镇家庭的教育中,一代代人激励着孩子立志读书,成为栋梁之才。乌镇文风郁郁、教泽绵长大约便是从那时开始的,求学之士不绝于路,读书之声不绝于耳。比如,孩提时代的茅盾,在曾祖父留下的杂乱书堆中发现了《文选》,反复诵读,爱不释手。他不止一次流连在书院遗址,揣摩石牌坊上的“巨镇文星”字样。多少人来到这里俯仰天地,明白了要读万卷之书、立高远之志。
留驻文人脚步。“来过,便不曾离开”,在昭明太子的感召下,乌镇牵动文人墨客一重又一重的诗心。宋代文学家陈与义就是其中代表,靖康之难后,他曾在密印寺隐居,作诗写词、开堂讲学、藜杖纶巾、逍遥徜徉,留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千古名句。
被乌镇这一片无边光景留住的,还有明朝散文家茅坤。游历乌镇时,茅坤在这枕水间思路大开,编选了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文钞》,选本一出,海内盛传,“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者”。
寄托游子乡愁。木心多次在散文中缅怀昭明太子读书的故事,字里行间饱含脉脉乡愁;离开家乡后的茅盾,笔底也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常常在文章中提及昭明太子来乌镇读书一事。对乌镇人来说,这一佳话早已成为骨子里的一种文化自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19年前,昭明书院曾作为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的会场。这些年,昭明书院设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馆,还曾承接了乌镇智慧农业发展咖荟等活动,用名人IP推动书院创造性转化,激活其生命力。
当千年文脉融入滚烫生活,我们仿佛看到,书院与校文台遗址丝缕相连,与茅盾故居、木心美术馆遥相呼应,连接成为一条全新的文化“丝带”,在乌镇的过去、现在、未来缓缓流动着,将小镇的故事娓娓道来。
实用游览攻略
-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西栅景区内,石佛南路18号
- 开放时间:每天8:00-17:30
- 门票:无需单独购票,包含在乌镇西栅景区门票内(景区门票150元/人)
- 建议游览时间:2小时
书院特色亮点
昭明书院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门厅、讲堂、藏书楼、东西厢房等组成。书院内建筑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石牌坊:书院入口处的石牌坊是标志性建筑,高约5米,宽近4米,用花石岩砌建而成,朝南、朝北两面分别题有“六朝遗胜”“巨镇文星”的匾额,南面匾额下是里人沈士茂所书的“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
讲堂:是书院的核心建筑,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讲堂内装饰典雅,设有座椅和讲台,可容纳百余人。
藏书楼:藏有大量古籍善本和现代图书,是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乌镇历史的重要场所。
文物陈列室:展示与昭明太子和书院历史相关的文物,如古代书籍、文房四宝等。
文化展览:书院定期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如书画展、古籍展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特色文化活动
昭明书院不仅是游览景点,还是乌镇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书院内设有讲学场所、文物陈列室、图书阅览室等,兼具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周边配套完善,附近有特色民宿、餐饮等,方便游客深度体验。
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作为文学界的重要活动,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文学爱好者前来参观。
非遗市集:春节期间,书院会举办非遗市集,邀请众多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杂耍、草帽、水流星、空竹、变脸等传统技艺。
AI交互体验:科技年活动期间,昭明未来书院设有AIGC摄影、机械臂写福、机械臂咖啡、机器人拜年等科技体验项目。
周边配套与游玩建议
住宿:书院附近有多家特色民宿和酒店,如见吾乡谭家栖巷自然人文村落,离西栅景区大门仅100米,出行极为方便。关键里面的景观设计绝对适合度假休闲放松,还有宠物乐园,亲子图书馆,院子餐厅,儿童游乐设施,游泳池,个别房型还有私汤哦。在景区玩累了,到院子里休息会,喝杯果汁咖啡之类,或者来炒几个特色菜肴,也很惬意。现在谭家栖巷已经成了乌镇的网红打卡点了。
餐饮:乌镇特色餐饮丰富,如早茶店、羊肉店等。见吾乡谭家栖巷人文村落的院子餐厅里的私房菜也值得一试,小吃有定胜糕、萝卜丝饼、春卷等。
其他景点:书院周边还有木心美术馆、草木本色染坊等景点,可以一并游览。
最佳游览时间:建议下午游览西栅,晚上可免费进入东栅,体验古镇夜景。
拍照打卡:书院内的古建筑、石牌坊等都是热门取景地,建议选择光线较好的时间段拍摄。
乌镇是一座活着的江南水乡,无论是东栅的原汁原味,还是西栅的现代舒适,都能让你感受到独特的江南风情。希望这篇攻略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乌镇之旅,省下不必要的开支,把钱花在最值得体验的项目上。记得,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有多少美好的回忆。祝你在乌镇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