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食神》重映遇冷:周星驰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食神》重映遇冷:周星驰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吗?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5A084AQ00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7LJ61I0553XZMF.html
3.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35216
4.
https://www.sohu.com/a/805593280_120642277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8A04OG300
6.
https://xiaofei.tom.com/202409/4644732121.html
7.
http://www.itbear.com.cn/html/2024-09/501230.html
8.
https://www.sohu.com/a/805521633_121619658
9.
https://www.juksy.com/article/54648
10.
http://www.52hrtt.com/mobileview/info?id=K1724825998537&areaId=47&languageId=1
11.
https://www.dianyingjie.com.cn/2024/0902/389552.shtml
12.
https://www.ifensi.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4538

1996年,由周星驰自导自演的《食神》在香港上映,这部充满美食与笑料的电影迅速成为年度票房亚军。28年后,这部经典之作首次在内地公映,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冷遇。

01

《食神》:从经典到“冷饭”?

《食神》讲述了一个关于美食与人性的故事:史蒂芬·周(周星驰饰)曾是香港顶级厨师,却因傲慢自大而跌落谷底。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他凭借一颗“黯然销魂饭”重新崛起,最终领悟到美食的真谛。

然而,当这部经典之作再次登上大银幕时,却未能重现当年的辉煌。据统计,截至9月4日早上6点,该片累计票房仅为504万人民币,远低于预期。许多观众表示,虽然《食神》曾是他们的童年回忆,但如今看来已显得过时,甚至有些尴尬。

02

周星驰:从“喜剧之王”到幕后导演

周星驰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他能在同一部电影中塑造出多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在《食神》中,他先是不可一世的“食神”,随后变成一无所有的落魄者,接着是东山再起的复仇者,最后成为看破红尘的僧人。这种多面性在当代喜剧中已不多见。

周星驰的电影总是能在平凡中见伟大。他善于将市井生活提升到哲学高度,让最普通的物件成为故事的核心。在《食神》中,一碗叉烧饭能让人“黯然销魂”,一颗牛丸能弹起乒乓球,这些看似荒诞的设定,实则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03

时代变了,周星驰还在原地?

《食神》的重映遇冷,反映了周星驰喜剧在当代面临的困境。一方面,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现代观众已习惯于快速获取笑料,对于需要耐心品味的长篇电影显得有些不耐烦。另一方面,周星驰本人已逐渐转向幕后,不再亲自出演新作,这无疑让他的新作品失去了不少魅力。

从2019年的《新喜剧之王》开始,周星驰的新作就频频遭遇口碑滑铁卢。有人认为这是“江郎才尽”的表现,也有人指出,作为导演的周星驰仍在努力创新,只是尚未找到与新时代观众共鸣的方式。

04

经典的价值:在怀旧与创新之间

尽管《食神》重映票房不佳,但其经典地位不容置疑。这部电影不仅创造了“黯然销魂饭”这样的经典桥段,更让“食神”这个形象深入人心。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美食不是来自高高在上的大师,而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正如片中所说:“根本没有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这句话道出了周星驰电影的核心魅力:平凡中见非凡,市井中藏智慧。或许,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在银幕上寻找“食神”,而是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食与快乐时,才是对这部经典最好的致敬。

《食神》的重映虽然未能创造票房奇迹,但它引发的讨论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经典?经典是否需要与时俱进?又该如何在怀旧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问题,或许正是这部28年前的电影留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