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巴旦木:致富路上的甜蜜果实
莎车巴旦木:致富路上的甜蜜果实
“中国巴旦木之乡”新疆莎车县,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巴旦木种植基地。据统计,该县巴旦木种植面积已达90余万亩,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不仅产量惊人,品质更是上乘。每一颗巴旦木都凝聚着千年的自然精华,成为喀什大地的“长寿果”。
莎车县地处天山以南的喀什噶尔绿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巴旦木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加上干旱少雨的气候,使得巴旦木在生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糖分和油分,形成了皮薄肉厚、香甜可口的品质特征。
近年来,莎车县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擎带动作用,采用“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借巴旦木花季吸引游客,帮助农民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在2021年通过上海援疆资金建成了巴旦木产业园,主要生产巴旦木油、巴旦木馕、坚果等地域产品,系列产品已销售到上海市、天津市、杭州市等城市,推动形成种植、加工、仓储、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特色林果产业链,助力当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莎车县的巴旦木种植模式也颇具特色。当地普遍采用粮林间作的立体栽培方式,在巴旦木果树间种植小麦。这种模式下,小麦是农民的“粮袋子”,巴旦木则是“钱袋子”。这种种植方式不仅保证了粮食安全,也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科技创新为莎车巴旦木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2023年,新疆林业科学院与喀什地区林业工作站培育的5个巴旦木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实现了新疆巴旦木植物新品种授权的突破。这些新品种各具特色:“圣美”树冠紧凑,适宜密植栽培和机械采收;“黄馨”壳较软,容易破壳取仁,适宜加工;“新露”果仁有苦杏仁味,在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上具有潜力;“珍珠”核仁香甜饱满,适用于休闲食品加工;“皇后”果形美观,具有生长健壮、出仁率高的特点。
目前,莎车县已开发出巴旦木乳、巴旦木油、巴旦木粉等多元化产品,形成了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据统计,2024年莎车塞米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收购了1000吨巴旦木,经过筛选、分级等初级加工后,产品销路稳定。新疆小蜂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则将巴旦木加工成手剥核桃、麻辣核桃仁、巴旦木油、巴旦木乳汁、巴旦木蜂蜜、巴旦木牛轧糖等50多种产品,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莎车县巴旦木产业的发展,是新疆在传承与创新中谋求发展的真实写照。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更凝聚着现代科技的力量,成为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和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莎车巴旦木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