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闪耀蛇年春晚:从地方民俗到文化名片
潮汕英歌闪耀蛇年春晚:从地方民俗到文化名片
2025年央视春晚即将拉开帷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节目之一便是潮汕英歌舞。这门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艺术,将首次登上国家级舞台,为全球观众展现其独特魅力。
英歌舞:融合戏剧、舞蹈与武术的“中华战舞”
英歌舞,又称“英歌”或“鹰歌”,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被誉为“中华战舞”。其表演形式独特,融合了戏剧、舞蹈和武术的精华,通常表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故事。
英歌舞的表演者通常头戴面具,身着古装,手持彩色木棒,通过刚劲有力的舞姿和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出英雄气概。表演内容多为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队形变化多样,包括下山打探、兴师出战、急水渡泊等场景。
从地方民俗到国际舞台:英歌舞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英歌舞持续“火出圈”,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2024年春节期间,广东普宁南山英歌队受邀赴英国演出,6分钟的英歌表演《英歌雄风》在伦敦街头吸引逾七十万人围观,英国国王查尔斯更是给予高度赞扬,称其为“最成功、最难忘的活动”。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普宁英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打破传统限制,让女性也能参与表演。2023年,他改良了角色的脸谱,又将英歌故事情节重新编排,分为下山打探、英雄出山、化妆卖艺、乘机闯府、大闹大宁府、救卢出府、急水渡泊、凯旋归山共8个小段,全部演完大概需要7分钟。同时,他还积极推动英歌舞进校园,目前已有近380名学生参与学习,让这门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创新融合: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2024年底,广州歌舞剧院将传统英歌文化与现代舞蹈语汇巧妙融合,创排了舞剧《英歌》,在舞蹈界及广大观众中掀起了一阵强烈的英歌风暴。这种创新性的尝试,不仅让英歌舞焕发新生,更让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登上春晚: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诠释
此次登上春晚舞台的英歌舞,由英歌舞传人带领,通过刚劲有力的舞姿展现中华民族自信昂扬的生命力。这不仅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一次展示,更是对未来文化传承的一次呼唤。
英歌舞登上春晚,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体现了文化自信。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陈来发所说:“关注和喜爱英歌的人群从小学生覆盖至16、17岁的高中生,英歌舞得到年轻人的喜爱,大家都以舞英歌为荣。”
展望未来:传统文化的新生
随着英歌舞的破圈和快速走红,过年看英歌舞,已然成为广东春节一道不可错过的文化风景。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英歌舞这样的传统文化瑰宝,在创新与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