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考化学解题神器:物料守恒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考化学解题神器:物料守恒法

引用
CSDN
6
来源
1.
https://wenku.csdn.net/answer/8ed15726008d4f00a0afdf13d29ff399
2.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629/10/79930059_1127420871.shtml
3.
http://m.hxzxs.cn/
4.
https://www.cnblogs.com/apachecn/p/18473551
5.
http://www.jy123.cc/bcms/zlxz/633.htm
6.
https://www.cnblogs.com/xrkforces/p/18178957/physics-power-and-energy

物料守恒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等于它以各种形式存在时的浓度之和。这一原理也被称为元素守恒或原子守恒,强调反应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数量不变。在高考化学中,掌握物料守恒原理能够帮助考生轻松应对各类复杂的化学计算题目。本文将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如何运用物料守恒法解决高考化学中的相关问题。

01

物料守恒的基本原理

物料守恒的核心思想是,在化学反应中,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无论物质如何转化,该元素的总质量始终相同。例如,在碳酸钠(Na₂CO₃)溶液中,钠离子(Na⁺)与碳酸根(CO₃²⁻)、碳酸氢根(HCO₃⁻)及碳酸(H₂CO₃)之间的关系遵循物料守恒:2[Na⁺] = [CO₃²⁻] + [HCO₃⁻] + [H₂CO₃]。

02

物料守恒在高考化学中的应用

1. 电解质溶液中的物料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常用于处理多元弱酸及其盐的混合溶液。例如,对于NaHCO₃溶液,若不考虑HCO₃⁻的电离和水解,Na⁺与HCO₃⁻的浓度相等。但实际中,HCO₃⁻会部分转化为CO₃²⁻或H₂CO₃,因此物料守恒式为:[Na⁺] = [HCO₃⁻] + [CO₃²⁻] + [H₂CO₃]。

2.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料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料守恒可以与电子守恒结合使用,帮助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例如,已知一定量的Fe²⁺被氧化为Fe³⁺,同时有等量的MnO₄⁻被还原为Mn²⁺,可以通过物料守恒和电子守恒联合求解反应中各物质的量。

3. 复杂化学反应中的物料守恒

在处理复杂的化学反应体系时,物料守恒可以帮助简化计算过程。例如,在涉及多个反应步骤的工业流程题中,通过关注特定元素的守恒,可以避免繁琐的中间计算,直接求得最终产物的量。

03

物料守恒法解题技巧

  1. 识别守恒元素:首先确定题目中涉及的守恒元素,通常是反应前后都存在的元素。

  2. 建立守恒关系:根据反应方程式或溶液组成,建立守恒元素在反应前后的数量关系。

  3. 列方程求解:将守恒关系转化为数学方程,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求解未知量。

04

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电解质溶液中的物料守恒

题目:将0.1mol/L的NaHCO₃溶液与0.1mol/L的Na₂CO₃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各碳酸物种的总浓度。

解析:混合后,Na⁺的总浓度为0.15mol/L。根据物料守恒,有:
[2[Na⁺] = 3([HCO₃⁻] + [CO₃²⁻] + [H₂CO₃])]
代入Na⁺的浓度,可求得各碳酸物种的总浓度。

例题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料守恒

题目: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₄滴定FeSO₄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了0.02mol的KMnO₄。求被氧化的Fe²⁺的物质的量。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和物料守恒,有:
[MnO₄⁻ + 5Fe²⁺ + 8H⁺ → Mn²⁺ + 5Fe³⁺ + 4H₂O]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 KMnO₄可以氧化5mol Fe²⁺,因此被氧化的Fe²⁺的物质的量为0.1mol。

05

总结

掌握物料守恒原理及其应用技巧,可以有效提高高考化学的解题效率。无论是处理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物料守恒都能帮助考生快速找到解题的关键点。通过巧妙运用这一原理,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