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解题技巧全攻略
备战中考: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解题技巧全攻略
从一道中考真题说起
(2021•仙桃)下列四个交通标志图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
这是一道典型的中考轴对称图形识别题。正确答案是A,因为只有A选项的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两侧完全重合,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概念回顾
在深入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定义: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则这个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被称为对称轴。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作对称中心。
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
1. 图形识别类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定义,仔细观察图形的对称性。
例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解析:A选项是中心对称但不是轴对称;B选项既不是轴对称也不是中心对称;C选项是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D选项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因此正确答案是D。
2. 线段垂直平分线问题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轴对称性质的重要应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这个性质在解题中经常用到。
例题2: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如果AC=5cm,BC=4cm,那么△DBC的周长是( )
解析:由于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D=BD。因此,△DBC的周长=CD+BD+BC=CD+AD+BC=AC+BC=5+4=9cm。正确答案是9cm。
3. 折叠问题
折叠问题通常涉及角度和线段长度的计算。解题关键是理解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以及利用平行线和角的性质。
例题3: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后使AB与DC重合,若∠1=50°,则∠AEF的度数是( )
解析:由折叠可知∠AEF=∠DEF。又因为AB∥CD,所以∠AEF=∠1=50°。因此,∠AEF的度数是115°(180°-50°-15°)。
实战演练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下面提供几道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D,如果BE=3cm,AC=4cm,那么△AEC的周长是( )
- 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若AB=6,BC=8,则折痕EF的长为( )
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是C。C选项是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
正确答案是7cm。由于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BE=EC=3cm。因此,△AEC的周长=AE+EC+AC=AE+BE+AC=AB+AC=3+4=7cm。
正确答案是5。通过折叠性质和勾股定理可以求得EF的长度。
总结
掌握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解题技巧需要多加练习。关键是要理解定义,熟练运用相关性质,善于观察图形特征。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应对中考中的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