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青春丨接纳自我,定心迎考——考生及家长考前心理调适指南
德润青春丨接纳自我,定心迎考——考生及家长考前心理调适指南
临近6月,中高考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备考来到了考验心态的关键时期。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心态比学习知识还要重要,良好的心态能使考生在考场中能够平稳,超常发挥。在这关键时期里,考生和家长如何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实用的心理备战指南,希望能够助力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和家长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学生篇
一、自我觉察,接纳情绪
最近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觉得内心很浮躁……一会想马上考试,一会又想时间过得慢一点;兴奋、紧张、焦虑等身心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感觉自己的精神不能集中投入学习当中?如果有的话,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考前心理状态,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的状况。
每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焦虑是人类在面对压力时的正常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兴奋状态,提高注意力,维持思维能力高速运转,才会让我们在考试时发挥出更好的状态。所以不要害怕,尝试接纳自己的焦虑和紧张,并告诉自己“这种情绪是正常的”、“这么重要的考试大家都会紧张”,进而发现适度紧张是会带来的积极作用,并且还能让自己更好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考试的发挥与紧张的情绪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置的U型,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兴奋状态,过度的紧张则会影响发挥,如果觉察到自己过分紧张,则要学会调节情绪。
二、学会放松,保持清醒
迎考复习过程中,当感觉到过度紧张时,要学会自我放松,给自己减压。放松的方法非常多,可以看看窗外的风景、课下在校园走一走、和朋友聊聊天,放学回家吃点好吃的;可以适当做体育运动,散步,听音乐等;可以通过肌肉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等帮助自己缓解紧张和焦虑……
放松的方法千百种,总有一款适合你。但是切记不要剧烈运动,剧烈的运动看似放松,实则耗能,反而影响学习,甚至容易造成身体损伤;也不要熬夜玩手机,看电视。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最容易造成神经疲劳,影响休息。
考前尽可能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大脑清醒,清醒的大脑更能唤醒深层记忆。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们已经有着丰富的知识,足以应对中考和高考。考前不必再逼迫自己,就把中高考当作常规的一次测验,保持日常作息,一定可以顺利应考。
三、积极暗示,强化自信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专注于当下的复习,少去关注“假如考得不好,我可能就上不了高中、大学”之类的想法。很多时候摧毁我们的不是事情发生造成实际后果,而是我们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决定未来的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现在的实际行动,只要自己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一定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所以,每天带着信心进行学习,告诉自己:我就是最棒的!我一定可以的!
走上考场,不能被考试吓倒,一定要足够自信。如何做到自信,自我对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早晨起床对着镜子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一定成功,我一定会进步;心情低落时,写一些积极的话语来赞美自己;感觉自己记不住知识的时候,对自己说,“多读几遍,我一定可以记住”;想到自己可能会考坏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我只要努力就有希望……”脸上多些微笑,不把考试当作“不成功就失败”的战场,带着自信走进考场,你的未来一定洒满阳光!
家长篇
一、做情绪稳定的倾听者
临近考试,孩子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父母应认识到这些都是正常反应,不要一听到孩子有情绪就马上讲道理,倾诉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缓解紧张、焦虑的方法。所以,多倾听、少评价。倾听本身就有力量,即使没有反馈的倾听也会给予孩子莫大的安慰,如果能做到理解和反馈,孩子更会获得莫大的支持。
家长也要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临近考试,部分家长比孩子还要紧张、焦虑。家长要意识到,情绪是可以传递的,家长的焦虑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家长的放松会缓解紧张的氛围。临近考试,家长不能创造紧张气氛,要用肯定的语言鼓励孩子,用乐观的心态支持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陪伴,增强内心的力量。
二、做温暖有爱的守护者
临近考试,家长很有可能“关心则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许多额外的照顾,因为过度关注而孩子带来压力。家长不妨保持平常心,问问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照顾,然后给予孩子最想要的物质帮助。也可以在孩子无助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宝贝:爸爸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付出,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你,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最棒的,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让孩子感受到爸妈无条件的爱和鼓励。
三、做保障后勤的陪伴者
中高考是孩子的人生大事,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在家中谈论工作的不快,不因家庭琐事在在家中争执。多谈论有趣的事情,少提及社会的阴暗面,切忌唠叨学习,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睦亲切的家庭氛围,使人有安全感和归宿感,能够很好地疏解孩子一天的紧张和疲劳。
在考试前夕,家长是孩子的后勤保障队,要料理好孩子的生活起居,让他们规律作息,养足精神;要安排好孩子的饮食,为他们的身体充能,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要尽量创造舒适的空间,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
陪伴首先是物质层面的陪伴,父母要尽可能减少应酬,多关心孩子、多陪培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书,散散步,听听音乐,也可以是孩子在屋里学习,家长在门外的默默守护。家长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满足,也会感到爱的滋养。家长的陪伴,更深层面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当孩子痛苦时,你默默地守候在他身边,抱着他;孩子向你倾诉时,你耐心地倾听,感受他的心声;当孩子兴高采烈和你谈天说地时,你和他共感快乐,心灵上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慰和支持。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胜负未分,你我都有可能!接下来的时间里,希望初三、高三的学习和家长都能沉着应对考试,取得满意的成绩,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