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对联平仄规则详解:从基础到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对联平仄规则详解:从基础到应用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8744465_120831247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QAUKJ80521DQBK.html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31/16/61782852_1130136327.shtml
4.
http://www.lubanyouke.com/69232.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5/16/8507568_1124291954.shtml
6.
https://lastjourney.cc/%E5%B9%B3%E4%BB%84%E6%98%A5%E8%81%AF
7.
http://www.china-ysc.cn/newsinfo/7910587.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6/18/2465524_1132371481.s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03/06/32873476_1113155824.shtml

对联平仄规则是汉语诗词格律的基础,掌握这些规则不仅能帮助我们写出工整的对联,还能提升诗词创作的水平。本文将从平仄规则的基本原理、对联创作实例以及平仄在诗词中的应用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讲解这一重要的文学创作工具。

01

平仄规则详解

平仄是汉语诗词中一种重要的音律规则,它通过字词声调的高低变化,形成独特的韵律美。在对联创作中,平仄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格式

从一言联到七言联,都有其固定的平仄格式:

  • 一言联:仄~平
  • 二言联:平仄~仄平
  • 三言联
    • 格式一:平平仄~仄仄平
    • 格式二:平仄仄~仄平平
  • 四言联
    • 格式一: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格式二: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 五言联
    • 格式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格式二: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六言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七言联
    • 格式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格式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变格处理

在实际创作中,为了使对联更加灵活多变,可以采用以下变格方法: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在双音节词组中,重点在于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可以灵活处理。例如:

    • 三言句:平平仄(可变格为仄平仄)
    • 四言句:平平仄仄(可变格为平平平仄)
    •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可变格为平仄仄平仄)
    •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可变格为仄仄仄平仄仄)
    •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可变格为仄平平仄仄平仄)
  • 特殊联格:在叠字、复字、回文、谐趣等特殊联格中,平仄运用可以更加灵活。例如: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注意事项

在变格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忌孤仄、孤平:避免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中出现单一的仄声或平声,造成音调缺乏变化。
  • 忌三仄尾、三平尾: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种律诗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变格处理,否则会出现三仄尾或三平尾。
02

对联创作实例

了解了平仄规则后,让我们通过具体实例来看如何在对联创作中应用这些规则:

工对

工对要求严格遵守对仗的“六相”原则,即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例如:

  • 桑柘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
  •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宽对

宽对则在对仗要求上适当放宽,不必过分追求小类的对应。例如:

  • 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
  • 长征老战士;文革病诗人

借对

借对是通过借用字词的音、形、声等不同属性来完成对仗。例如:

  • 曾经沧海千重浪;又上黄河一道桥(借音对)
  •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借声对)

自对

自对是在同一句中完成对仗,上下联之间不必完全对应。例如:

  •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如今辨伪真
  • 横空出世;继往开来
03

平仄在诗词创作中的应用

平仄规则不仅适用于对联创作,在诗词创作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为例:

  •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平仄交替,首句、第二句、第四句和第六句必须是平声,第三句和第五句必须是仄声,最后一句则可以是平声也可以是仄声。
  • 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平仄交替,首句和第三句必须是平声,第二句和第四句必须是仄声,第五句和第七句可以是平声也可以是仄声,第六句则必须是仄声。

以杜甫的《登高》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严格遵循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则,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充分展现了平仄规则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和掌握平仄规则,我们不仅能写出工整的对联,还能创作出音律和谐的诗词。平仄规则是汉语诗词格律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文学创作工具,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