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悯农背后:农民伯伯的辛酸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悯农背后:农民伯伯的辛酸泪

引用
中国农业新闻网
11
来源
1.
https://www.farmer.com.cn/2024/03/11/99949269.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6266986_121629408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pc/content/202410/16/content_30030019.html
4.
https://www.sufe.edu.cn/3e/e7/c13552a16103/page.htm
5.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31358&articleId=424208
6.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6/detail-inehhvfy0444810.d.html
7.
http://www.nxnews.net/dz/tjld/202501/t20250124_10227941.html
8.
https://journal.bjut.edu.cn/bjgydxxbskb/article/doi/10.12120/bjutskxb202404033
9.
https://news.yangtzeu.edu.cn/info/1024/35487.htm
10.
https://www.cssn.cn/shx/202402/t20240201_5731717.shtml
11.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2/detail-inefvzct7461789.d.html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诗,道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千百年来,农民们用汗水浇灌着大地,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泪水。

01

农村生活:从艰辛到希望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生产、生活的结构变化,及农村人口加速老龄化,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占农村总人口的20%以上。农村老人宽容、吃苦耐劳、关爱后代的传统美德值得青年一代珍视和弘扬。多数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不同程度存在孤独感,但他们内心永远向着下一代,希望子孙日子过得更好,为此,他们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抚养孙辈、守护家园的责任,最大的心愿和期待是春节家庭团聚。总体上,农村老人对党和国家的现行农村政策普遍感到比较满意。

然而,农村养老正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和新问题:其一、传统农村养老家庭保障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位。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表现为,子女固守家庭当中,早晚守候老人身边,确保老人颐养天年。如今由于青壮年子女大多背井离乡,空间隔离导致无法完成这种传统的亲情体验型养老,家庭保障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缺位;
其二,传统农村社会保障功能有所弱化,货币化社会养老渐趋扩展。传统农村社会养老更多依靠族人、邻居、亲友的资助,多属道义上的实物接济和精神安慰,而且多属于无偿回报型,如今有向货币化资助形式过渡的趋势。社会救助不再以粮油、衣物、被服等形式为主,而更多体现为货币补贴形式。但限于地方经济实力,总体资助力度不高,而且货币化的补贴形式未必一定能够兑换成相应的高质量养老服务。

02

农业生产: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农业生产是农民生活的主旋律,也是他们最辛苦的时刻。在没有空调、尘土飞扬的室内或室外承受高温考验,他们默默无闻,用自己的体力和手艺换取生活成本,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大多有以下特征: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穿着朴素。他们这个年龄的人习惯了省吃俭用,他们吃了一辈子苦,现在这么大年龄了还要成天弯腰驼背,水泥灰沙灰尘灰割机灰满屋整天飘,衣着邋遢、满身灰尘、手上老茧小伤口密布……衣服干净不了,一年到头的血汗跟谁去诉?

然而,农民们的朴实,体现在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深情。他们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只愿守着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他们的勤劳,不仅为自己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3

社会关注:从边缘到主流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农民群体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扎实做好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显示出国家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同时,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重庆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宁夏取消城镇落户限制等,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社会认同和价值感方面,农民工的待遇也有了明显提升。"像我们水电工、焊工等工种,干一天有五六百块钱工资。很多快递员、家政员、工厂技术工种待遇比白领还高。"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对体力劳动者价值的认可,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04

未来展望:从困境到希望

面对农村养老和农民发展的问题,专家和学者提出了许多建议。例如,建立全国性的农民工就业招聘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收集供需两方的信息,让农民工可以在平台上选择就业城市、就业企业、就业岗位,实现劳务供需精准对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有技术的工人在岗学习;让更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政府也要给企业一些优惠扶持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在政策支持方面,重庆将建设一批返乡入乡创业园,对新认定的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给予60万元一次性奖补。同时,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导师库",为返乡创业企业持续提供服务。这些措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保障。

农民,这群大地的儿女,以朴实无华的品质和勤劳不懈的精神,书写着丰收的赞歌。他们身穿朴素的衣裳,头戴草帽,脚踏坚实的土地,用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握紧了希望的种子。在春日的田野里,他们播撒下一粒粒生命的希望,用汗水浇灌,用心血培育,静待秋日的丰收。

让我们一起走进农民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我们碗中的每一口饭。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我们的餐桌上少了这些辛勤劳作的身影,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