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生熟食不能同时喂食?(上)-干粮使消化变慢?
猫生熟食不能同时喂食?(上)-干粮使消化变慢?
你我都可能在生食社群听见过“生食消化快、干粮消化慢,两者消化速度不一样,所以不能一起喂食。”或是“干粮会使胃酸的pH值变碱,影响杀菌能力,也会导致生肉和骨头无法被有效消化吸收。”的说法吧?
本篇先讨论:“生食消化快、干粮消化慢,两者消化速度不一样,所以不能一起喂食。”这个说法。如果你想了解干粮会不会使胃的pH值变碱,欢迎你阅读下一篇文章:猫生食与熟食、干粮不能同时喂食?(下)|干粮会使胃酸的pH值变碱?
我非常支持生食,但对这两个理论感到疑惑,因为与一般的胃生理机制相互矛盾。可惜的是,直到2021年的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相关的猫科研究去直接验证答案。倒是在2015年国外有一个生食社群直接做了一个“狗”的实验打破了这个迷思,证实了淀粉的胃排空速度最快,蛋白质、脂肪的排空速度较慢(若有生骨头则生骨头最慢);这个实验结果也跟一般生理机转不谋而合,似乎也说明了动物的胃运作机能相当类似。虽然还缺少直接的实验证明猫亦如此,但我们更应该保持中立看待“干粮与生食不能一起喂食”这个说法。
为何要中性看待这个说法?并非要推崇干粮,而是如果干粮与生食一起喂食对于肠胃道的影响有限,我们就更放心地让猫咪在现有的食物中开始尝试一些生肉,也能用心在“和缓地”把转食做好,而不是害怕两者的混合有害就很激烈地转食!和缓的转食不仅能减少猫咪因为变动能产生的压力、也能慢慢调整肠相减少肠胃不适的状况发生,对主人更是能因此降低照顾风险。
一、节录2015年狗的胃排空实验重点
(可惜原文网站目前已关闭, 原文标题为 Digest this: kibble may actually digest faster than raw, The Raw Feeding Community)
节录该实验重点如下:
1. 实验对象
16个月大的苏俄牧羊犬(结扎公狗),从出生就是以生食为主食。
2. 实验方式
在2014年12月18日给予干粮,另在12月27日给予生食,两种食物都混合钡剂(液体显影剂)以利X光显示,有显影就代表有食物。
3. 狗的进食状况与纪录方式
干粮
2杯希尔斯干粮(Science Diet Large Breed Adult kibble)+半杯Science Diet I/D罐头+20毫升钡剂。
5分钟吃完1.5杯干粮及半杯罐头,接着分别在之后的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拍腹部X光,直到胃完全排空。
生食
1杯Texas Tripe牛肉生食肉泥+1杯鸡胗+1块鸡棒腿++20毫升钡剂。
5分钟吃完一半的生食量及半块鸡棒腿,接着分别在之后的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拍腹部X光,直到胃完全排空。
4. 实验结果
进食后30分钟
干粮组已有食物沉到胃底的幽门口,且已经有少量进到小肠;生食组的食物都在胃中,小肠尚未有食物。
进食后1、2小时
可明显看出干粮组胃排空速度比生食组快!甚至第2小时在干粮组胃顶部已经没有食物(已经没有显影),但生食组仍是满满的食物。
进食后3小时
干粮组几乎胃排空,食物不仅进到小肠,也已经开始进到大肠(大肠开始有显影);但生食组仍然还是有许多食物,甚至有拍到骨头。
进食后4小时
虽然吃干粮与生食的量差不多,但进到大肠的食糜,比起干粮的食糜量,生食的量少很多(生食组在肠道的显影明显很少)
进食后5小时
生食组的胃几乎排空,尚有骨头碎片停留在胃中
5. 结论
- 透过观察胃排空的状况可以发现,干粮的胃排空及消化速度(约2~3小时)反而是快于生食(约5小时)。
- 骨头碎片在进食后五小时仍在胃中,可能代表比起已经搅碎骨头的生肉泥,原块的生肉骨需要更多时间消化。
- 透过观察大肠的残留食糜量可以发现,干粮残留量多,代表吸收率差;生食则是残留量少.代表吸收率好。
- 虽然此实验只有用一隻成犬來進行,因此以上結論還不足以代表所有對象,但可以強烈懷疑「乾飼料會使消化變慢」這句話是錯的。
- 健康的消化系统有能力处理各种需要不同消化时间的食物,否则我们的狗不可能吃生肉骨,因为肉跟骨所需的消化时间就不同。
干粮的胃排空及消化速度反而是快于生食
二、猫生CATRAWS补充说明
许多人常常会把肠道的功能搞混,你必须理解胃排空、消化与吸收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才可以清楚理解营养素在身体的路径。
1. 什么是消化(Digestion)
消化意指食物进入生物体内,把大分子“分解”小分子的过程;消化的方式包含:口腔牙齿咀嚼研磨、各种消化液与酵素分解。
由于猫咪口腔并没有淀粉酶1,其臼齿也不发达所以不太咀嚼1(所以别怪你的猫吃饭都用吞的),所以其消化几乎是从胃开始。胃中扮演消化功能的物质主要有以下三个:
- 胃酸:杀菌、活化胃蛋白酶、促进矿物质吸收。2
- 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将其分解成小分子形式。
- 胃脂肪脢(肉食动物独有):消化脂肪,将其分解成小分子形式。
直到肠道才有胰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但活性较低1,所以消化能力有限。
2. 什么是吸收(Absorption)
吸收意指食物被分解成小分子后,进到小肠,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若剩余无法吸收的物质,才会进到大肠准备排出体外。
3. 什么是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胃排空意指胃将食物推送到十二指肠的现象。胃排空是“间断进行”的,且胃排空速度的影响机制多元且复杂,包含:
- 食物量多寡(少量多餐快于多量少餐)、食物组成(碳水化合物最快,蛋白质、脂肪、纤维较慢)、食物状态(液体快于固体)、小肠的吸收状况。3
- 食物的渗透压、食物颗粒大小、食糜的黏稠度。4
三、猫生CATRAWS的补充结论
虽然此实验对象并非猫咪,但因狗猫两物种有不少类似生理特征,我们可以推论:对猫来说,干粮并不会造成消化变慢或胃排空变慢,因此你其实可以开始尝试在现有的食物中加入一点生食,尝试生食的好;同时在做转食时,也可以更从容地看待生食与熟食并行的过程。
此实验还可以说明为什么“吃生食与干粮的粪便型态大不同”:淀粉含量高的干粮,进食后很快被胃排空进入小肠,经过小肠的胰淀粉酶分解后就吸收进血液中,因此导致血糖快速上升;但能吸收不代表“吸收率高”,其中仍有许多无法消化吸收的淀粉与纤维进到肠道发酵,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吃干粮的猫,其粪便体积又大(残留物多)又湿润(纤维会吸附水分)又臭(被大肠菌发酵),且每天至少就会排便一次。
反之,生食虽然排空速度慢,但是蛋白质和脂肪可以在胃肠中持续地被消化分解,反而更有助于接下来的吸收;由于两者的吸收率高,因此只有极少数的食物残留物进到小肠,在没有纤维的干扰下,水分可以在大肠再吸收。所以吃生食的猫,粪便体积才会较小(残留物少)较干(水分被重吸收)较无味(没有残留物让大肠菌发酵),且大约2天才会有一次排便。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猫咪对于淀粉是胃排空快,消化能力有限,吸收率差;而蛋白质与脂肪则是胃排空较慢,消化能力佳,吸收率佳。
若你想了解如何实际制作出“营养均衡”且“无致病菌污染”的猫生食,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协助你进行!并进一步根据猫咪的状况给予个别化的设计!陪伴你安全转食!欢迎与我们预约咨询 👉 进一步了解生食制作线上咨询的细节内容!
本文版权由猫生CATRAWS所有,若需引用请告知。
本文所提及的“生食”,并非只是单单纯生肉,而是完全符合NRC营养规范的未烹煮食材组合;其中以具有产销履历的禽类为主要食材,并拒绝使用活体及野生动动物。
猫生CATRAWS提供猫健康与营养的研究资讯。遵循良好的生食准备守则,可使健康管理方面有所成效。在进行任何猫饮食调整前,建议您先向动物医师咨询,本文无意作为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之用。
文献参考
- Cats and Carbohydrates: The Carnivore Fantasy?, Veterinary sciences, 15 November 201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stric_acid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omach
-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In Canine and Feline Nutrition(2ndedn)
本文上架日期: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