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如何保障孩子远离烟花伤害?
春节将至!如何保障孩子远离烟花伤害?
春节前夕,一则新闻令人揪心:2025年1月16日,山东省立医院接诊了一名7岁儿童,因燃放鞭炮不当导致手部严重炸伤,多处骨折脱位,血管、神经、肌腱受损。无独有偶,1月17日,甘肃临洮一名男童将鞭炮扔进下水道,引发爆炸,被冲击波掀翻受伤。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再次敲响了儿童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的警钟。
儿童燃放烟花爆竹,危险就在身边
烟花爆竹虽然能带来节日的喜庆氛围,但其潜在的危险不容忽视。据专家介绍,儿童在燃放烟花爆竹时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
烧伤和炸伤:烟花爆竹燃烧时温度极高,容易造成皮肤烫伤。不当操作还可能导致炸伤,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火灾隐患:烟花爆竹可能引燃周围的易燃物,造成火灾。据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杭州就发生了133起因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
听力损伤:强烈的爆炸声可能对儿童的听力造成永久性损害。
环境污染:烟花爆竹燃放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确保儿童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虽然危险重重,但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防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安全建议:
成人监护是关键:儿童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必须有成人陪同。家长要教导孩子正确的燃放方法,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
选择合适的场地:应在空旷、平坦、无障碍的场地燃放,远离人群、建筑物、车辆和易燃易爆场所。注意上风方向不要有观众或易燃物品。
使用正确的燃放方法:不要手持燃放,不要对人或建筑物燃放。点燃后应立即撤离到安全距离以外。如果烟花爆竹没有点燃,不要立即上前查看,应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后再处理。
做好个人防护:建议佩戴护目镜、耳塞、手套等防护用品,保护眼睛、耳朵和手部。特别是眼部防护,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佩戴专业的防护目镜。
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意外,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例如,如果发生烧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然后尽快就医。如果眼部受伤,不要揉眼睛,应用干净的纱布遮住后立即就医。
各地对儿童燃放烟花爆竹的具体规定
不同地区对烟花爆竹的燃放有着不同的规定。以大连市为例:
- 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全域禁止燃放
- 甘井子区部分街道、高新区部分街道禁止燃放
- 其他地区由当地政府划定限制区域和时间
- 个人不得燃放礼花弹等危险性较大的产品
家长在让孩子燃放烟花爆竹前,一定要先了解当地的最新规定,遵守法律法规,不要在禁放区域燃放。
春节是欢乐的节日,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既欢乐又安全的节日环境。在享受烟花爆竹带来的欢乐时,更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