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与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故宫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与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其丰富的藏品闻名于世,现有藏品总量180万余件(套),涵盖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陶瓷、家具等多个门类。在这浩瀚的文物海洋中,有两件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珍贵文物,它们分别是《清明上河图》和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清明上河图》:北宋盛世的缩影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长卷画作,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记录了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幅画作以精细的笔触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北宋时期繁荣的城市生活,是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图像资料。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更是了解北宋时期城市生活和社会面貌的重要历史文献。画中的人物、建筑、交通工具等细节,为研究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料。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皇家权力的象征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由清宫造办处制造。金瓯永固杯共有四件,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乾隆六十二年(1797)的作品。这件金杯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以黄金为材质,镶嵌有珍贵的玉石珠宝。
金瓯永固杯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杯身为三足鼎形,夔龙耳,象首足,杯身以点翠为地,浮雕有纹饰、铭文和款式。杯口饰有一周回纹,回纹带内一面铸“金瓯永固”铭文,一面铸“乾隆年制”款式,均为篆体字。杯身布满缠枝花纹,花心均嵌有珠宝。三个象首足头部均嵌有两个宝石。
“金瓯”一词寓意国家政权,“金瓯永固”则寄托了清朝统治者希望国家江山永固的美好愿望。金瓯永固杯不仅是清代皇帝元旦开笔仪式的重要器物,更是一件集金属铸造、錾刻、嵌宝等工艺于一体的皇家艺术精品。
这两件文物,一件是北宋时期的风俗画杰作,一件是清代皇家的工艺精品,它们共同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中,它们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前来欣赏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