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海湖: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寻找平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海湖: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寻找平衡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qh.people.com.cn/n2/2024/1017/c346783-41010690.html
2.
http://qh.people.com.cn/n2/2024/0202/c346783-40735894.html
3.
http://qh.people.com.cn/n2/2025/0124/c182775-41119455.html
4.
https://news.cctv.com/2024/12/30/ARTI3fbrq7IEE4lz5DvTKLiY241230.shtml
5.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25/01/14/030335311.shtml
6.
http://www.qinghai.gov.cn/dmqh/system/2024/07/04/030047796.shtml
7.
http://www.qinghai.gov.cn/msfw/system/2025/01/02/030062205.shtml
8.
http://www.forestry.gov.cn/c/www/xwdt/564716.jhtml
9.
https://zrzyt.qinghai.gov.cn/dt/jjzr/ijzvi226vbya

青海湖,这片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正面临着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重考验。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地干部群众亟待解决的难题。

01

生态保护:青海湖的绿色屏障

青海湖不仅是我国高寒湿地的典型代表,更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气候调节器”。近年来,青海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使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据统计,青海湖湿地监测到的水鸟种类已达38种,数量超过5.8万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鹤数量持续增长,成为青海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同时,青海湖裸鲤资源从2002年的2592吨,已增加到如今的12.03万吨,从“濒危”物种变为“易危”物种。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青海省的不懈努力。目前,青海湖流域已设置300个生态监测站点,构建起全方位的巡护体系。同时,通过实施“绿盾”行动、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生态大保护格局。

02

旅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青海湖的旅游价值日益凸显。2024年上半年,青海湖景区接待游客8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00余万元。然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另一方面,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地面临的重要课题。

03

平衡之道: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为破解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在规划引领方面,明确了建设“国际湖泊湿地型国家公园建设样板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示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区”的发展目标,提出“一心四区,一环多点”的建设布局。

在生态旅游方面,深度融入“一芯一环多带”发展战略,布局建设自然观景点、生态研学点、民俗展示点和红色研学点,探索形成以“文化旅游+红色教育+生态研学”的文旅交融新模式。

在联农带农方面,合理布局12个生态观景点,推广黑马河的“公司+合作社+全民参与”经营模式,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村集体参与、农牧民分红为主的利益分配机制,创造就业岗位,辐射带动环湖周边8个乡镇20个村6400余户2万余名群众直接或间接受益。

专家建议,青海湖应借鉴陕西袁家村等成功案例,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为游客创造更加优质的游览体验。

青海湖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探索之路。但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片美丽的湖泊将以更加迷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和谐共生的典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