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大揭秘:5万枪充电桩覆盖城乡,智能创新引领绿色出行
云南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大揭秘:5万枪充电桩覆盖城乡,智能创新引领绿色出行
云南,这个被誉为“彩云之南”的地方,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它的魅力。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已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接入全省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监管平台的公共充电桩近5万枪,车桩比达7.1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成就不仅展现了云南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决心,更为广大电动汽车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全面覆盖,打造充电网络新标杆
从昆明到大理,从香格里拉到西双版纳,云南的充电设施布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截至2023年10月底,云南省电动汽车车辆保有量达32.62万辆,而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云南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公共充电设施超过6万枪,进一步提升充电服务效能。
在主要城市,充电设施的布局更是令人瞩目。以保山为例,中国石化保山石油最大规模充电场拥有25个充电桩、40条充电枪,可同时为出租车、网约车、公交巴士、大中小型货车和私家车等各种车型充电。在临沧市,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1323辆,充电基础设施突破1705枪,车、桩比达6.6:1,充电设施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智能创新,让充电更便捷
云南在充电设施领域的创新从未止步。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的“一种支持有序用电的组件化智能控制终端”专利,通过非车载控制装置接收车辆电池状态信息,并通过功率控制通信模块将充电状态信息及时反馈给平台。平台根据有序充电策略,合理引导电动车的充电负荷,确保充电过程避开电网负荷高峰,从而降低用户的充电成本。
在临沧市,智能化管理正在让充电变得更加便捷。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接入市级监管平台的164家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进行实时充电监控,推动全市“车、桩、网”一体化发展。同时,临翔区政府、法治园区还启动了“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充电站建设,既环保又省时。
政策引领,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共享储能发展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新型共享储能200万千瓦以上。通知明确,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按不低于装机容量10%的比例配置储能容量,未自建新型储能设施或未购买共享储能服务达到装机规模10%的风电和光伏发电企业,须通过自主协商或参加挂牌交易自行购买系统调节服务。
此外,云南还积极为企业争取财政补贴,优化审批流程,完善配套电力接入,减免停车收费等措施,推动充电桩建设提速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充电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构建绿色出行新生态
随着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云南正在加速构建一个绿色、智能、便捷的出行新生态。从城市到乡村,从高速公路到景区,充电设施的布局正在不断优化,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体验。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电动汽车在云南的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绿色出行将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而云南,也将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完善的充电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