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纪晓岚故居里的晋阳饭庄传奇
探访纪晓岚故居里的晋阳饭庄传奇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的晋阳饭庄,原址是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编纂官纪晓岚的故居。这家老字号不仅保留了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风格,还以其正宗的山西风味菜肴闻名。其中,香酥鸭子、过油肉、猫耳朵等特色菜更是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走进晋阳饭庄,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历史与美食文化的完美交融。
纪晓岚故居的历史渊源
晋阳饭庄所在的这座宅院,最早可追溯至雍正年间,原为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故居。纪晓岚从11岁到39岁,以及48岁到80岁,前后共计在此居住了六十多年。他将这里命名为“阅微草堂”,并在此写下了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
院中至今仍保存着纪晓岚亲手种植的海棠和紫藤。他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描述:“藤今尤在,其架用栋梁之材,始能支柱。其荫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紫云垂地,香气袭人。”
1959年,在时任北京市长彭真的倡导下,晋阳饭庄在此开业,成为北京市最早的一家以经营山西风味菜肴为主的大型饭庄。郭沫若先生亲自题写了“晋阳饭庄”的匾额,“晋阳”寓意着吉祥,也体现了山西特色。
特色菜品:传统工艺与独特风味
晋阳饭庄的招牌菜香酥鸭,经过高温蒸炸后肥油减少,肉质外焦里嫩、香脆可口。食用时,搭配甜酱、葱丝和特制空心荷叶饼,口感层次丰富,回味无穷。
另一道经典菜品过油肉,色泽金黄,外软里嫩,带有浓郁的醋香。这道菜的制作工艺讲究,需要将肉片裹上淀粉后快速过油,再加入特制的醋汁翻炒,才能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
作为传统面食,晋阳饭庄的刀削面筋道爽滑,可搭配多种浇头,如三鲜打卤或小炖肉卤,深受顾客喜爱。面团经过师傅的巧手削制,呈现出独特的柳叶形状,煮熟后口感弹韧,十分入味。
环境氛围: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
晋阳饭庄的建筑风格保留了传统的庭院式布局,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处处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餐厅内部装饰以木质家具为主,配以红木雕花隔断,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2001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修复纪晓岚故居,开设纪晓岚纪念馆。晋阳饭庄因此扩大到与之相连的东侧营业楼中,营业面积近5000平方米。餐厅不仅可承办各种酒席宴会,还可承做山珍海味等各种中式大菜。
就餐体验: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随着餐饮市场的不断迭代更新,晋阳饭庄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2025年1月,餐厅迁址至南菜园街12号,全面取消包间费,客单价下调约30%。同时,餐厅还推出了特色年夜饭套餐,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小年夜期间,晋阳饭庄生意火爆,散台翻台率甚至超过300%。不少老顾客对传统味道情有独钟,张先生说:“我家就住在虎坊桥附近,从小就爱吃他们家的香酥鸭、过油肉和小炖肉刀削面。趁着小年,全家一块来‘撮一顿’,熟悉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年的味道!”
晋阳饭庄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不断创新。餐厅推出的年夜饭套餐不仅包含传统名菜,还特别加入了冰淇淋雪花肥牛、小羊布丁等新品甜点,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就餐需求。
结语
晋阳饭庄作为一家有着近七十年历史的老字号餐厅,不仅以其独特的山西风味菜肴赢得了食客的青睐,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的环境氛围,成为了北京餐饮界的一颗明珠。在这里,每一口美食都凝聚着历史的味道,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庭聚餐,晋阳饭庄都是一个值得推荐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