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LAR大会传来新突破:高尿酸血症治疗迎来新希望
EULAR大会传来新突破:高尿酸血症治疗迎来新希望
在2024年欧洲风湿病学大会(EULAR)上,一项关于新型降尿酸药物SHR4640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鲍春德教授牵头的研究显示,对于经非布司他治疗仍未达标的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加用SHR4640可以显著提高血尿酸达标率,降低血尿酸水平,且安全性可控。
这一突破性进展为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全球范围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持续攀升,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据统计,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数已达9.3亿人,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4.2亿人。在中国,这一趋势同样不容乐观,2020年患病人数为1.7亿人,预计2030年将达2.4亿人。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远不止于痛风。当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时,不仅会导致痛风发作,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因此,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综合管理策略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两类: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无法通过单一药物达到目标血尿酸水平。SHR4640作为新型URAT1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尿酸盐转运体,促进尿酸排泄,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生活方式干预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同样是控制尿酸水平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合理膳食: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推荐每天摄入蔬菜不少于500g,水果200-350g。
控制体重:超重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建议将BMI控制在18.5-23.9kg/m²(18-64岁成年人)或20.0-26.9kg/m²(65岁以上老年人)。
适量运动:推荐每周进行4-5次、每次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
限制酒精和果糖摄入:酒精会增加尿酸生成,果糖可诱发代谢异常,应尽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过量饮酒。
充足水分:建议每天饮水量达到2000-30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泄。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医调理
从中医角度来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可以采取相应的食养方案:
- 湿浊证:常见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应避免肥甘厚味,可食用薏苡仁、橘皮等。
- 湿热证: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需严格限制嘌呤和蛋白质摄入,推荐食用山竹、西瓜等。
- 痰瘀证:常见于痛风间歇期,应多饮水,限制高脂食物,可食用木耳、山楂等。
- 脾肾亏虚证:常见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可食用白扁豆、山药等健脾益肾之品。
高尿酸血症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风发作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面对这一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我们既要关注新药研发的进展,也要重视日常生活的管理,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对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