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交织,北京春节景观展现新魅力
传统与现代交织,北京春节景观展现新魅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北京的街头巷尾被喜庆的红色装点一新。2025年春节,全市共悬挂灯笼灯饰26万余件,开启2969处景观照明设施,设置256处景观小品,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今年的春节景观布置以“一区两轴多点全覆盖”为总体布局,即天安门地区为核心,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为两轴,七站两场、重点商圈、地标建筑等为重点区域,覆盖全市范围的背街小巷、社区村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景观布置充分践行节约环保理念,景观小品利旧率达58%,灯笼灯饰利旧率达68%。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是今年春节景观的最大亮点。在传统元素方面,生肖蛇、春联福字、年画窗花等民俗元素随处可见。东单路口的“神州春来”景观小品,以牡丹花瓣灵动开合的设计,寓意繁荣祥瑞。同时,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元素被广泛应用,如剪纸、花灯、风筝等传统技艺在景观布置中得到充分体现。
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则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在10处地标建筑,如中央电视塔、奥林匹克塔等,上演着精彩的春节主题光影秀。数字投影、全息风扇、智能彩灯矩阵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在蓝色港湾等商圈,裸眼3D动画更是吸引着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作为北京重要商业地标之一的国贸商城,更是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挥到了极致。其推出的“春龍起蟄”公共艺术项目,以唐代画家孙位的《春龙起蛰图》为灵感,通过9件专属装置艺术作品,展现了传统龙文化的当代美学表达。
在户外篇“舞龍”中,艺术家刘亚洲创作的《龙行》和《龙腾》两件作品,将中国书法草书的气韵与舞龙的动态完美结合,展现出传统艺术与现代雕塑的和谐统一。
室内篇“造龍”则通过崔小清的6件装置作品,将非遗技艺与当代艺术巧妙融合。其中,《龙翔乾坤》以钢架龙骨、灯笼布等材料,打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感的大型装置。
活动篇“妙会游龍”则通过陈岑的参与式生物装置作品《生生不息》,邀请观众参与创作,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除了景观布置,北京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也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特色。全市推出近万场文化活动,既有传统的庙会、灯会、文艺演出,也有创新的冰雪运动、科技庙会等。其中,24个庙会灯会游园会、2736场精品演出、100余项冬季主题活动,以及30家网络视听平台的联合展播,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盛宴。
2025年北京春节景观布置和文化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新时代的创新精神。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北京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新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