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钟南山:守护健康的医者仁心
致敬钟南山:守护健康的医者仁心
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向所有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其中,有一位医生的名字,早已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他就是钟南山院士。
从医者到院士:一生奉献呼吸病学
1936年10月,钟南山出生于江苏南京,1960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他选择了呼吸内科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这一选择,开启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医学征程。
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钟南山院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带领团队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03年非典期间,他临危受命,带领团队率先投身抗疫一线,成功救治大量患者,被誉为“抗击非典第一功臣”。
2014年,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些荣誉,见证了他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两次战“疫”:彰显医者担当
2003年非典期间,钟南山院士以67岁高龄,带领团队奋战在抗疫一线。他提出“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这句话至今仍让人动容。在他的带领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全国非典治疗的主战场,成功救治了大量患者。
17年后,当新冠疫情突如其来,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病毒传播和治疗方案,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024年6月,在广州举行的《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随着JN.1新冠病毒变异株等出现,抗新冠小分子药物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往前走。他强调,我国已建立很好的抗击新冠疫情平台,快速实现了创新药物的转化、研发和批准,说明我国已经走在国际前面。
创新与传承:医德医风代代相传
钟南山院士常说:“创新的动力在于使命感!创新不能停留在论文上,更要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他强调,中国的科学素质教育更应提倡IMH模式(创新、使命感和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动力是“使命感”与“兴趣”的结合,人文精神重点是协作精神。
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更注重培养青年人才。2024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的“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第三届发布主题活动中,他勉励青年们要从服务国家需求的使命中培养兴趣和热爱,通过不同领域的大协作,矢志不渝地坚持探索和追求,从而实现创新。
致敬医者:共和国不会忘记
2024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钟南山院士被提名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他毕生奉献的最高褒奖。
从医数十载,钟南山院士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在这个特殊的医师节,让我们向钟南山院士,以及所有像他一样默默奉献的医务工作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