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了鱼刺,别再喝醋吞米饭了!只用两招,鱼刺自己“跑出来”
卡了鱼刺,别再喝醋吞米饭了!只用两招,鱼刺自己“跑出来”
鱼刺卡喉是很多人都曾遇到过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会采用喝醋、吞饭等传统方法,但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为您详细介绍正确的鱼刺卡喉处理方法。
(来源:自己拍的)
故事是这样的。休假期间,我在家休息了一周,爸妈每天换着花样研究新菜式,把我喂成了一只快乐的肥宅。那天,老妈刚把奶白色的鱼汤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浓香四溢,咕咚咕咚,一口汤下了肚,突然感觉喉咙好像被什么卡住了。
我下意识地又吞咽了一下,刺痛感强烈。OMG,一颗鱼刺,光荣地躺进了舒服的温床——我的喉咙!每吞咽一下,那滋味叫一个酸爽!
小场面,莫慌!我告诉自己。眼前还有一碗米饭,拿起筷子就扒上几大口米饭,但——没用!憋着鼻子,大口喝醋,也没用。让老爸用内力推背,还是没啥用。
疼痛感却越来越强!就这样,被一根鱼刺急得上蹿下跳,帅气的我,没有任何体面可言。
还能怎样,折腾了大半小时之后,我戴上口罩出门打车,去了最近的一个没有发热门诊的医院,挂了耳鼻喉科。医生先是用冰冷的舌压板检查鱼刺是不是在扁桃体周围,这引起我剧烈的恶心。体面又没了。医生倒是轻描淡写:这是正常的咽反射。
接下来,要做喉镜了。在局部麻醉和喉镜的辅助下,终于发现了鱼刺。庆幸的是,鱼刺没有卡在食道,卡在了扁桃体隐窝的地方,情况还算好,就是比较隐蔽,难以发现。
就这样,一根鱼刺终结了我连续31天闭门不出的个人纪录。
鱼刺的事,咱认真说说
人体食管有三处很狭窄:第一处是食道入口处;第二处在食道入口后7厘米左右,这里的食管外贴着主动脉弓;第三处则是食管与胃连接的地方。
(食管“三狭”示意图)
- 事故多发地段:第一处,肉眼可见的喉咙处,扁桃体、舌根这些地方。如果鱼刺卡在这里会引起吞咽困难(朋友的鱼刺就是卡在这里了),卡在扁桃体内侧的鱼骨张嘴比较容易发现,如果是扁桃体下极、梨状窝这些地方,就要靠医生来找了。
- 重大事故多发地段:第二处,是最危险的地方,如果鱼刺刺穿主动脉,可能造成大出血。
- 事故较少地段:进入胃内的情况非常罕见,能通过重重关卡卡到这么深,也是非常危险的。
先更正一下,在开篇朋友的故事中,吞饭、喝醋的事:
很多人喜欢用这类土办法急救,像喝醋、吞菜、大量喝水等,试图用“吞”的动作,把鱼刺逼下去。其实,“吞”这个动作非常危险!可能导致鱼刺插得更深,医生也就越难找,还要靠胃镜或食道镜来取。而喝醋更是不能溶解鱼刺,还有可能刺激脆弱的咽喉和食道黏膜。
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 用咳嗽动作,使鱼刺脱落:如果鱼刺小,可以试着用力咳嗽,细小的鱼刺会跟着气流脱落下来。
- 看得到的鱼刺,可以用镊子取:若是卡在肉眼能见到的较浅的位置,可以找个手不抖的朋友用筷子或镊子帮你夹出来,不过最好还是去医院取,毕竟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好办。
- 最重要的一点:刺痛还请及时就诊:如果鱼刺很大很硬,感觉颈部、胸部刺痛感强烈,建议即刻就医。有些鱼刺10秒能搞定,有些复杂的病例甚至需要开胸处理!(哎,这样的人也是天选之子啊)
所以,吃饭细嚼慢咽最好,切莫心急!当然,如果想吃鱼又怕刺多,可以选择鳕鱼、鲈鱼、鳝鱼、龙利鱼这些只有脊背刺,没有小的杂刺的鱼,吃起来更省事。
(图片来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情况同样是“有东西卡在喉咙里”,很容易和鱼刺卡喉混淆,急救方法却完全不同,那就是——气道异物。“因噎致死”是一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让人丧命的事情:人没有呼吸,心脏紧接着就会停止跳动。一般来说,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超过4~6分钟,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如果被卡住的人,喉咙里还能发出声音,可以尝试咳嗽把东西咳出来;如果病人完全发不出任何声音,说明气道已经完全被卡住,有窒息危险,必须采取下面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挽救生命。
一个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人,要学会这个方法并不难,1分钟就可以了。
而对于1岁以下婴幼儿则可以使用拍背压胸法:
总之,小心照顾自己,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了!在家研习厨艺、品尝美味“大餐”时,安全是第一位,千万别狼吞虎咽!
审稿专家:刘昶
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