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秘科学家精神
探访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秘科学家精神
近日,我校初二年级学生前往河南师范大学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参观。在马军国老师的专题讲座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常俊标院士团队历经二十余年成功研制阿兹夫定的故事。此外,师生们还参观了多个实验室,亲身体验科研工作的严谨与魅力。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深刻领略到科学研究的魅力,并立志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力量。
实验室概况与研究方向
河南师范大学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是专注于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病毒感染机制解析及靶点发现、核苷类先导化合物精准设计合成、新型核苷类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筛选、核苷类抗病毒候选药物成药性研究以及现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解析及新适应症拓展。
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如PCR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和液相色谱仪等,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实验室还设有多个功能区,如物理测试间、气密性测试间等,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科学家团队的故事与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聆听了常俊标院士团队研发阿兹夫定的感人故事。常俊标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副校长,也是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带领团队历时二十余年,成功研发了艾滋病1.1类新药阿兹夫定。
常院士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他们通过创新性的药物设计策略,解决了传统核苷类药物存在的分解代谢快、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最终,阿兹夫定不仅在治疗艾滋病方面取得突破,还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展现出优异的疗效。
常俊标院士经常勉励青年学子:“药物的研发基于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国民的期待,必须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迎难而上,这也是制药人的信念与使命。”这种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科学家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学生参观的具体活动与感受
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参观了多个功能区,了解了各种精密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他们亲手操作部分仪器,参与简单的实验,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
一位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病毒和药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科学家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健康不懈努力的精神。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将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决心。”
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科普教育的意义
全国重点实验室不仅是一个科研机构,更是一个传承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实验室不仅展示了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科学家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样的参观活动,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们的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更为他们种下了科学的种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