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大职场霸凌事件始末:从“连麦达人”到“霸凌者”
张大大职场霸凌事件始末:从“连麦达人”到“霸凌者”
近日,知名艺人张大大陷入职场霸凌风波,被指控对工作人员进行暴力殴打和言语攻击。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暴露了娱乐圈中职场霸凌的严重性。
事件经过:暴力与侮辱的两小时
2024年10月27日,昵称为“黄毛毛”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自曝,称自己在工作中遭遇了拥有6000万粉丝的男艺人的暴力对待。据黄毛毛描述,当天因脚本沟通不畅,这位男艺人(后被指为张大大)在酒店对她展开了长达两小时的“残忍折磨”。
黄毛毛详细描述了事件的经过:张大大因对脚本内容不满,在酒店内用枕头、茶几、玻璃杯砸向她。当暴力行为升级时,张大大的保镖和助理试图阻止,但并未能制止事态发展。更令人震惊的是,张大大不仅将黄毛毛的电脑砸毁,在她捡电脑时还飞踢了她一脚。
除了肢体暴力,黄毛毛还表示,在整个过程中,张大大不断对她进行人格侮辱。其保镖更是强行摁住她的身体,强迫她弯腰道歉。为了证明指控的真实性,黄毛毛晒出了一段辱骂音频,其中包含了“我的话就是圣旨”等恶劣言论。
公司回应:暂停合作并展开调查
面对这一爆炸性指控,张大大所在的无忧传媒迅速作出反应。1月26日凌晨,无忧传媒发布官方声明,确认了部分事件细节,并宣布暂停与张大大的一切业务合作。
声明中提到,涉事员工唐某(即黄毛毛)原任“张某工作室”编导一职。2024年10月27日在北京出差期间,因脚本修改问题与张某(张大大)产生分歧,遭到言语攻击。但对于是否发生肢体接触侵犯,双方各执一词,公司未能获得可信证据。
无忧传媒表示,公司在事件发生后立即成立了专项小组,主动联系唐某了解情况,并持续对其进行安慰疏导。同时,公司表示将深刻反思并吸取教训,重视员工与艺人的权益保护,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职场霸凌。
法律层面:或面临多重责任
多位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黄毛毛的指控属实,张大大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与娱乐法律师刘凯指出,张大大的行为可能构成职场霸凌,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从民事责任来看,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张大大的行为可能构成对受害者的人身伤害或精神损害,需要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责任。
从行政责任来看,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张大大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如果暴力行为造成轻伤二级以上的后果,还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
北京万典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卫洲则指出,张大大的行为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2项的规定,构成公然侮辱他人,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侮辱罪。
此外,无忧传媒作为雇主,也可能因未能有效防止职场暴力而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如果公司未能履行保护义务,可能面临监管责任或声誉损失。
行业影响:从“连麦达人”到“霸凌者”
这一事件对张大大的个人形象造成了巨大冲击。据灰豚数据显示,在事件曝光后的两天内,张大大抖音账号掉粉近9万人。这位曾经凭借直播连麦翻红的艺人,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对于无忧传媒而言,这一事件也对其“造星模式”提出了质疑。作为一家签约主播达人超过10万人、全平台粉丝总量超20亿的头部MCN机构,如何平衡艺人发展与员工权益保护,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类似案例:职场霸凌的普遍性
职场霸凌并非娱乐圈独有的现象。在各行各业中,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例如,有员工在尾骨骨折后,病假单和升降桌的申请被故意拖延;有老员工因对管理层不满而被恶意构陷,最终被公司开除。这些案例揭示了职场霸凌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也凸显了建立有效防范机制的重要性。
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个人恩怨,更折射出职场环境中权力失衡带来的问题。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娱乐圈还是其他行业,建立健康、平等的工作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受害者而言,及时收集证据、寻求法律援助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而对于企业来说,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才能从根本上预防职场霸凌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