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征六号丙:智能驾驶火箭来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征六号丙:智能驾驶火箭来了!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7
来源
1.
http://www.mod.gov.cn/gfbw/wzll/16306301.html
2.
https://www.spacechina.com/n25//n1991299/n1991333/c4105748/content.html
3.
https://fgw.ningbo.gov.cn/art/2024/5/17/art_1229020051_58966031.html
4.
https://www.uschinapress.com/static/content/SH/2024-05-07/1237430435564261145.html
5.
https://www.spacechina.com/n25/n2014789/n2014804/c4100725/content.html
6.
http://www.news.cn/tech/20240507/19dc9618c131486888c9380427ac3c20/c.html
7.
https://www.rmzxw.com.cn/c/2024-05-07/3539798.shtml?n2m=1

2024年5月7日,随着一声轰鸣,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4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六号丙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更在商业航天领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01

智能驾驶:火箭也能“自动驾驶”

长征六号丙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首次采用了AAC(自适应增广控制)技术,这相当于给火箭装上了“智能驾驶系统”。传统的火箭控制系统就像“自动驾驶”,而AAC技术则让火箭具备了“智能驾驶”的能力。

“可以把火箭的自适应增广控制技术简单理解为智能驾驶,通过判断道路状态、乘客的舒适体验等因素自动调整方向盘和油门,实现速度和方向的自动控制,确保安全稳定行驶,同时兼顾乘客的乘车体验。”长征六号丙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胡存明这样解释道。

具体来说,AAC系统可以智能处理两类情况:一是感知飞行过程中气动、推力干扰等引起的姿态偏差;二是感知火箭箭体在飞行中的液体燃料晃动、弹性等振动信息,并且每20毫秒将这些信息传送给箭载计算机,计算机飞快运算,驱使伺服机构控制火箭作出实时调整。这种智能化控制让火箭在面对复杂飞行环境时,能够像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一样,及时调整姿态,确保飞行安全。

02

商业航天的“利器”

在商业航天领域,成本和效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长征六号丙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来降低发射成本,提高任务适应性。

火箭采用单芯级两级构型,一子级直径为3.35米,采用两台12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二子级直径为2.9米,采用一台推力18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全箭总长约43米,全箭起飞重量约21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2.4吨,可根据不同任务适配多规格的卫星整流罩。

为了减轻重量,长征六号丙首次采用了2.9米直径大温差泡沫夹层共底贮箱。这种设计通过减少两个贮箱之间的多余空间,在携带尽可能多的燃料的情况下,实现减轻火箭“自重”,进一步提高火箭的结构效率,提升火箭运载能力。同时,火箭还大量应用复合材料技术,通过一系列轻质化措施释放火箭运载能力近600公斤。

在研制模式上,长征六号丙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它突破了传统运载火箭的研制模式,将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以往研制一款新火箭,需要经历多项大型地面试验“大考”。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研制团队采用“数字火箭”理念,通过数值仿真技术、部段级试验代替多项传统大型地面试验。将多项地面试验“大考”转为部段级“小试”,火箭研制时间得以缩短一年以上,且大大降低研制成本。

03

市场前景广阔

长征六号丙的首飞任务本身就是一次商业化的成功实践。此次发射的4颗卫星,是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通过商业化竞拍方式实施的一次“拼车”发射任务,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服务首次公开竞拍。

“去任务化”是长征六号丙应对商业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重要策略。火箭采用“标配+选配”的模式,先打造出一枚可适配多任务要求、可滚动组批投产的“标准火箭”,在后期发射任务明确后,可按照卫星配套要求,在“标准火箭”上开展适应性的“加装和改进”。这种灵活的配置方式,既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又能实现快速履约。

随着商业航天市场的蓬勃发展,长征六号丙凭借其智能控制、成本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必将在未来的商业发射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型谱,更为我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