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药品质量监管:现状、问题与建议
拼多多药品质量监管:现状、问题与建议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五批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涉及京东、饿百网、药房网和美团等多个知名电商平台。虽然此次通报中未直接提及拼多多,但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拼多多存在药品质量监管问题,引发了公众对网上药店药品质量的担忧。
拼多多药品销售现状
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在药品销售方面采取了严格的审核机制。平台要求入驻商家必须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等相关资质,并对药品的来源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然而,由于药品销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拼多多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商家资质审核:尽管拼多多对商家资质有严格要求,但仍有部分商家通过伪造资质或违规操作的方式进入平台。例如,2023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芜湖健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在拼多多商城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处方药销售管理:根据《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网络销售处方药需要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然而,一些商家为了追求销量,可能存在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行为,如不严格审核处方或重复使用处方等。
供应链管理:药品的供应链相对复杂,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环节众多,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影响药品质量。拼多多需要加强对供应链的全程监控,确保药品在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
对比其他平台
与其他电商平台相比,拼多多在药品销售方面的监管机制具有一定的特色。例如,平台通过用户评价机制对商家进行监督,同时提供投诉渠道以及时处理纠纷。然而,与其他平台一样,拼多多也面临着正面清单药品品种较少、扩维缓慢等问题,导致成本较高的“直购进口”模式成为主流。
专家建议与展望
针对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问题,多位专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例如,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建议监管部门加快拓展正面清单药械品种,支持通过跨境电商引进安全性高、需求广的药械产品。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研究员杨悦也表示,个人行邮和跨境电商在药品销售上的突破,需要在新的监管框架下进行探索。
结语
药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需要监管部门和平台共同努力。拼多多作为重要的电商平台,应进一步完善药品销售监管机制,加强对商家资质的审核和供应链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药品网络销售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