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礼仪30条:让你成为拜年达人!
新年礼仪30条:让你成为拜年达人!
春节拜年,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人对拜年礼仪的细节已经不太熟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拜年时需要注意的各种礼仪规范,让您在春节期间从容应对各种社交场合。
拜年基本礼仪
提前预约
拜年前要提前预约,不要和主人的其他拜年客“撞车”,或是因主人也出门拜年而跑空趟,同时也给主人一个提前准备的时间。预约时间最好给主人留有选择的余地,不要自己单方面定一个时间,共同约定的这个时间以双方都比较方便为宜。
选择合适的时间
一般向长辈拜年多选择上午,节日期间不要过早,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如果被拜年者有年饭的招待,可根据饭局的时间来确定拜年的时间,要提前到达,不要等开饭的时间再到,应该留有寒暄问候聊天的时间。
着装得体
新年新气象,到亲朋家拜年,要注意服饰的得体,以休闲、时尚为主,不要穿的太运动,也不要穿晚礼服类太正式的。男士可以选择干净利落的休闲装,女士则可以选择优雅大方的连衣裙或套装。记得保持个人卫生,头发整洁,面部清爽。
礼貌问候
进门要根据亲朋好友家的环境请求换鞋;对亲朋好友家人一一打招呼(可提前了解亲朋好友的家庭成员情况及称呼);礼貌送上礼品;以客厅为主要活动场所,未经主人允许,不要主动到各个房间参观。
控制拜访时间
如果是没有饭局的拜年,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为宜;如果有饭局,可适当在饭局前1个小时左右到,饭局结束后1个小时告辞;时间没有固定限制,可根据与拜年对象的关系来决定,以不增加拜年对象的接待负担为宜。
拜年送礼指南
礼物选择
要根据拜年对象来选择得体的礼品,如果对拜年对象很了解,可选择对方喜欢的礼品,也算投其所好。如不太了解可选择鲜花、水果、食品……也不会出错。烟酒类要根据对象来确定,不沾烟酒的却送烟酒既没有意义也显得突兀不礼貌。如果主人家里有小朋友,也可适当选择孩子喜欢的礼品。
送礼禁忌
不送寓意不好的礼物:比如老人平时需要看时间,你新年给他买一个时钟送过去,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送时钟有送终的寓意,老人们会不开心的。另外,还有梨子,很多人喜欢吃,但是梨有分离的寓意,朋友们也不会喜欢。还有很多年轻姑娘喜欢花雨伞,你送她伞就意味着散,是分手的意思,你说她会高兴吗?所以我们在挑选礼物时,既要考虑他们的需求,还要注意礼物的寓意。
不送单数的礼物:在我国,单数总是被人们认为是不吉利的,比如我们农村的喜宴上,菜肴是逢双的,不能是逢单的,喝喜酒做的桌数也要逢双的,一桌做的人也要逢双的,这些都不能出现单数。送礼也一样,不能送单数,有钱一点的,送个6样,条件差一点的,送2样就可以,千万不要送3样,送3样亲戚朋友会不高兴的,别多花了钱还不说好。
不送白色包装的礼物:我国大多数地方,人们都喜欢红色而不喜欢白色,因为红色代表着喜庆与能量,而白色虽然洁净素雅,但是不招人喜欢,所以我们在选礼物时,记得挑选红色包装的,比较受人欢迎,不要选择白色包装的礼物,送给别人人家嘴上不说,心里一定不开心。如果那个礼物特别适合他们,记得在外面绑上红绸带,增添喜庆,这样就皆大欢喜了。
不送假冒伪劣的礼物:走亲访友时,送的最多的就是香烟老酒吧,这些东西假冒伪劣的仿制品最多,我们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认真挑选,不要买到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更不能送给亲朋好友。一旦不小心送给亲朋好友,可能会被人看作是不够真诚,弄虚作假,对方从此和你拉开距离,这不就是人财两空吗?所以,送礼一定要保证是真实的,宁愿价格低点也不买假货,千万不要因为面子,而去买那些假冒伪劣的名牌烟酒。
不送死掉的礼物:春节送礼,鸡,鸭,鱼,螃蟹等也是很热门的,在我们农村,有很多人家里养殖这些小动物,到了年底,就给亲戚朋友家送去一份,自己养的鸡,鸭,鱼,螃蟹等小动物,吃起来特别鲜美,所以非常受人欢迎。但是我们送这些礼物时,切记一定要送活的,不要送死的,送死的老人认为就是不吉利的。
拜年餐桌礼仪
就餐顺序
参加主人新年招待宴席,要以长者为主,谦让主座给长者,酒店里的主座一般是离门最远的,或是背对主持台的。在家多是面对厨房门的为主,也可通过居家摆设看出主座位置,以左为大。
餐桌上的礼仪
扶杯礼:长辈为你倒酒时,以拇指和食指轻捏酒杯身,其余三指轻轻搭在食指旁,自然握杯。另外一手托杯底。倒完酒后,轻轻向对方举起酒杯,待一起碰杯。忌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杯边缘,指纹会留在杯口上,影响卫生。整个紧手握住杯腿,形成拳头形态,有失仪态。
叩指礼:跟同辈倒茶时,两指并拢轻敲三下。跟领导或长辈倒茶时,用空拳轻叩桌面三下。小辈倒茶时,一指轻敲三下。忌同桌给你倒茶时,只顾聊天而不作回应。
公筷礼:吃饭时使用公筷,注意公共卫生。可以通过颜色区分,黑色为私筷,白/红色为公筷。也可以通过长度区分,短的为私筷,长的为公筷。还可以通过位置区分,靠近自己/餐盘的为私筷,远的为公筷。忌拿错公筷。交叉放筷子,因为这在某些文化中象征着死亡或不幸。
互盛礼:为旁边人夹菜。夹菜给自己时,可以顺道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忙夹菜。忌没有询问对方擅自夹菜。或整顿饭只为自己夹自己喜欢的菜。
餐桌交谈
中国人的餐桌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要闷头吃不说话,但也不要高谈阔论。让菜不夹菜、祝酒不劝酒,春节的饭菜讲究年年有余,所以不要吃光桌上的菜肴。
拜年交谈技巧
与长辈交谈
问候:教孩子见到长辈时不是先讨要红包,而是要先主动、有礼貌地问好,如“新年好”,“祝您身体健康”等等。
称呼:根据家庭习惯和地方文化,使用正确的亲属称谓或尊称,如“伯伯好”“叔叔好”“舅舅好”“阿姨好”等等,在传递敬意的同时,也展现出孩子的文化素养。
倾听:孩子应该学会在聆听长辈讲话时,不随意打断他们的谈话,表现出对长辈起码的尊重。
分享:鼓励孩子简单分享自己的近况,如学习、兴趣爱好等,但避免夸耀或过度谈论自己。
谨言:教孩子避免当众谈论敏感或属于个人隐私的话题,如长辈的外貌、年龄、收入等。
谦虚礼让:让孩子知道在长辈面前不要自高自大,要展现出谦虚和礼让的美德。
感恩表达:教孩子学会对长辈的关心和好意表示感谢,如收到红包或其他礼物时,要双手(非单手)接过并真诚地表示感谢。
面部表情:告诉孩子要保持积极的面部表情,比如微笑,这样可以展现出友好和礼貌的态度。
礼貌道别:离开时,教孩子向长辈说再见,并感谢他们的招待和关照。
与领导交谈
表达感谢:感谢领导一年来的指导和支持,强调在工作中获得的成长和进步。
展现诚意: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领导对自己的影响,比如学习到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等。
祝福未来:祝愿领导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适度谦虚:表达自己在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得到领导的指导。
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的客套话,简洁明了地表达祝福和感谢。
与同辈交谈
轻松愉快:保持轻松愉快的交谈氛围,避免过于严肃或紧张。
共同话题: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经历作为话题,增加亲近感。
适度幽默:适当使用幽默语言,让交谈更加生动有趣。
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避免争论或冲突。
适时告别:如果需要离开,礼貌地告知对方,避免突然中断交谈。
拜年禁忌
送单数礼:拜年、送礼,不论是礼物或礼金,都应成双成对,避免以单数出现,这是为彼此讨吉利、祈福一切好事成双。
打破东西:过年期间要避免打破东西,以免“破财”、“破运”。而若意外打破,儘快說句“歲歲平安”即可。
剪指甲、剪头髮:过年儘量不碰觸尖銳的物品,像是剪刀、指甲刀或針線等都應避免,因為傳統認為,尖銳物代表「剪斷」財運、好運。
欠钱、借钱、要钱:常說「債不能欠過年」,傳統認為,要在年前把積欠的錢財、物品歸還,在新一年的財路上討吉利,而過年間也忌向別人借錢,否則雙方未來一整年會為「錢」所苦,是不吉祥的象徵。
看病、病伤:过年期間要避免受傷,傳統認為,這樣會未來整年有血光之災,是不安全的兆頭。另外說法是過年避免看醫生,不過編輯提醒大家,若身不適,還是得依自身狀況就醫,切勿過於迷信誤診。
生气、恶言相向:过年期间不應罵人、動怒,才不會帶來衰運,應該多說吉利好話,為新的一年帶來好氣象。
除夕禁忌:除夕忌吃光年菜、除夕忌早睡、除夕忌入夜后洗澡
初一禁忌:初一忌洗头、初一到初五前忌打扫、初一忌赖床、催促叫他人起床、初一中午睡午觉、初一忌吃稀饭
初二禁忌:初二忌洗衣、初二忌晚上宴请女婿
初三禁忌:初三忌早起、初三忌晚睡、初三忌吃米
初四禁忌:初四忌远行、初四忌厨房肮脏、初四忌厨房吵架
初五禁忌:初五忌家中脏乱、初五忌拜访他人
丧家禁忌:若家中有亲人、长辈过世,参考以下过年禁忌:
- 不剪指甲、剪发、刮胡子
- 不贴春联、庆祝新年和节日
- 不浮夸打扮,素净著装为主
- 不出入寺庙
- 不拜年,也应避免正月时到丧家中拜访
拜年不仅是简单的走亲访友,更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掌握这些礼仪规范,不仅能让你在拜年时更加得体、自信,更能传递出你对亲朋好友的真挚祝福和深厚情谊。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拜年这一习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