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宋官窑真伪鉴别指南:从釉质到胎色的全方位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宋官窑真伪鉴别指南:从釉质到胎色的全方位解析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2460935_121629772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9A01JN500
3.
https://www.christies.com.cn/zh-cn/stories/song-ceramics-collecting-guide-d825ecb85f234b9c904d9d1740444b85
4.
http://www.eeo.com.cn/2024/0705/670520.shtml
5.
http://www.567laochangci.com/admin6635/wap_doc/27397315.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1/03/9165926_1142499867.shtml
7.
https://column.etnetchina.com.cn/column-list-EtnetcolB216/112543.htm

南宋官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承载着中国瓷器的巅峰工艺。其独特的冰裂纹片、紫口铁足以及薄胎厚釉等特征,使其成为收藏界炙手可热的珍品。然而,随着仿品层出不穷,如何鉴别南宋官窑的真伪成为收藏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01

南宋官窑的历史与特征

南宋官窑的诞生与南宋王朝的南迁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南宋高宗赵构在杭州先后建立了修内司窑和郊坛下官窑,专门烧制宫廷用瓷。这些瓷器不仅造型典雅,更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釉色闻名于世。

南宋官窑瓷器多以粉青釉为主,釉色呈粉润的青绿色,是石灰碱釉的一种,以铁为呈色剂并含有少量的锰、钛,用 1180℃—1230℃ 的高温还原焰烧成;薄胎厚釉则是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和配方逐步调整的结果,厚釉能加强釉的乳浊性,使釉面形成滋润如玉的效果;“紫口铁足”则是由于黑胎上釉后,上方釉向下流造成的口棱部釉薄胎显,称为“紫口”,至于“铁足”便是圈足部份的黑铁色。


南宋官窑贯耳瓶,其端庄典雅的造型和细腻的釉质,展现了南宋官窑的工艺精髓。

02

鉴别技巧详解

釉质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纹片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多,鳝血者为上品。雍正仿宋官窑器以小开片居多,纹痕粗细大体相差不大,迄今未见有牛毛纹者。纹痕颜色比较单调,基本为黑色或浅黑色。


南宋官窑青釉方花盆,其釉面开片自然流畅,展现出宋代官窑瓷器的工艺特点。

胎色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而雍正的仿宋官窑器,胎色为白色、灰白色和浅灰色,这样的胎色在器口釉薄处和足根露胎处不可能形成紫口铁足。

底足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

03

收藏价值与注意事项

南宋官窑瓷器因其精湛的工艺和稀有的存世量,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然而,由于其珍贵性,市场上仿品众多,收藏者在选购时需格外谨慎。建议收藏者多参观博物馆,研究真品实物,培养眼力。同时,对于初入收藏领域的爱好者来说,可以从一些价格相对亲民但品质优良的宋代瓷器入手,逐步积累经验。

南宋官窑作为中国瓷器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通过掌握科学的鉴定方法,不仅能帮助收藏者避免赝品,更能促进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