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期肚子疼,可能是这些疾病在敲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期肚子疼,可能是这些疾病在敲门

引用
9
来源
1.
https://www.bangkokhospital.com/zh/content/warning-signs-9-peritoneal-diseases
2.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indigestion/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2215
3.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travelers-diarrhea/symptoms-causes/syc-20352182
4.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0904/5a4c5982d7a24b15917524eec02fbec1/c.html
5.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chronic-pancreatitis-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in-adults/print
6.
http://www.fjax.gov.cn/zwgk/zdgkxx/jbylws/jbfk/202404/t20240412_3026202.htm
7.
http://www.kaijiang.gov.cn/xxgk-show-73228.html
8.
https://ihealth.vghtpe.gov.tw/media/343
9.
https://www.bangkokhospital.com/zh/content/prevention-and-treatment-diarrhea

“医生,我肚子疼了好几个月了,有时候疼得厉害,有时候又会缓解,一直以为是吃坏肚子,结果越来越严重……”在消化内科诊室里,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长期肚子疼,这个看似平常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01

肚子疼,可能是这些疾病在敲门

长期肚子疼,可能涉及多种疾病,具体原因需结合疼痛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病因:

  1. 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常表现为剑突下(上腹部)疼痛。这类疾病往往与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2. 肝胆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胆囊炎、肝炎等,可能导致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例如,胆囊结石患者可能会感到剧烈疼痛,甚至伴有发热、黄疸等症状。

  3. 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导致长期腹痛。这类情况在年轻人中较为常见,往往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关。

  4. 阑尾炎与胰腺炎:慢性炎症可引起反复的右下腹或中上腹疼痛。如果疼痛加剧并伴有发热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5. 女性盆腔疾病:如慢性盆腔炎,常伴有下腹部不适。这种情况需要妇科检查才能确诊。

此外,根据腹痛的具体位置,还可能指向其他特定疾病:

  • 上腹部疼痛:多见于胃部或胆囊问题,如烧心、胃炎、胆石症或消化性溃疡
  • 中腹部疼痛:可能涉及小肠或大肠疾病,例如结肠炎、肠胃炎或肠易激综合征
  • 下腹部疼痛:常提示结肠、盆腔器官病变,如妇科炎症或膀胱疾病
02

不良习惯,让肚子很受伤

长期肚子疼,除了疾病因素,还可能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以下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悄悄伤害我们的消化系统:

  1. 饮食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暴饮暴食、吃得太快等,都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2. 高脂饮食:过多摄入油腻食物会增加胆囊负担,可能导致胆囊炎或胆结石。

  3. 过度饮酒: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炎和胰腺炎的风险。

  4.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影响肠道蠕动,导致消化不良或便秘。

  5. 压力过大:长期精神紧张会影响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引发或加重消化不良。

03

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1. 保持健康饮食习惯: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消化。

  3. 管理压力: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4.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5.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6. 戒烟限酒:减少烟酒对胃黏膜的刺激。

  7.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消化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如果疼痛持续存在,建议尽快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针对性治疗。记住,身体会通过疼痛向我们发出预警,及时关注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