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了解甲减症状
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了解甲减症状
在每年一度的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期间,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的症状。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嗜睡、疲乏、记忆力减退等。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专家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特别是有相关家族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了解更多关于甲减的知识,帮助自己和家人保持健康!
什么是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按起病年龄分为三类,起病于胎儿或新生儿,称为呆小病;起病于儿童者,称为幼年性甲减;起病于成年,称为成年性甲减。前两者常伴有智力障碍。病因较复杂,以原发性者多见,其次为垂体性者,其他均属少见。
甲减的主要症状
甲减的症状多样且可能影响全身多个系统。以下是常见的主要症状:
全身性症状
- 畏寒与乏力:患者常感到寒冷、疲倦。
- 嗜睡与记忆力下降:容易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神经精神系统
- 反应迟钝与情绪低落:动作和思维变慢,可能出现抑郁情绪。
- 听力障碍与声音嘶哑:部分患者伴有耳鸣或发音困难。
皮肤与毛发
- 干燥粗糙与脱发:皮肤脱屑、毛发稀疏,手脚掌可能呈黄色。
消化系统
- 便秘与食欲减退:胃肠道蠕动减弱,导致消化不良。
心血管系统
- 心跳缓慢与心包积液: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生殖系统
- 月经紊乱与不孕:女性表现为月经过多或闭经,男性可能出现阳痿。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木僵甚至昏迷,伴低体温、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此外,儿童期发病的甲减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等症状。
甲减的高危人群
以下人群需要特别警惕甲减的发生:
-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1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 既往有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史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锂剂、胺碘酮等)
- 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的人群
如何预防甲减?
科学补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微量元素,但需避免过量。一般成年人每日碘的推荐摄入量为150微克。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减少压力。
定期检查: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
合理饮食:多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海鱼、虾等海产品。同时注意均衡营养,避免高脂肪食物。
遵医嘱用药:如果已经患有甲减,应遵医嘱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定期复查,不要擅自调药或停药。
甲减的治疗
甲减需要终身替代治疗,主要使用甲状腺制剂。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为主。检测甲状腺功能,维持TSH在正常值范围。对症治疗:例如有贫血的患者可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胃酸不足者应补充稀盐酸;缺碘者应补充碘剂,但必须与L-T4合用才能取得疗效。
甲减的护理
饮食护理:甲减患者多为虚寒性体质故不宜食生、凉、冰食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适量地节制饮食。注意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如服中药忌饮茶。
情志护理:了解患者常有的思想顾虑,有病乱投医、恨病求速效、惜钱不就医等。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树立自信。
病情观察:一般亚临床型甲减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表现,临床型甲减,特别是发展到成人黏液性水肿时,症状才逐渐表现出来,早期观察有无精神萎靡,智
甲减的注意事项
甲亢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禁食海带等含碘量高的食物。此外,还要减少与碘酒等含碘物质接触。对于甲减患者,因其常并发血脂异常,所以饮食中脂肪摄入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左右,限制食用油炸、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均衡营养,避免过重体力劳动。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是碘需求量较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补碘时需要医生的指导,以保证碘的适量摄入,避免因摄入不当造成的健康问题。
除了通过饮食和适量补充碘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十分重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减少压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健康。
通过科学补碘,适当调整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甲减,保持甲状腺健康。还应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定期体检,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总结
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但通过及时诊断和科学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如果您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特别是高危人群,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是预防甲减的关键。让我们一起关注甲状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