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中的幽门螺杆菌隐患,你了解吗?
牛乳中的幽门螺杆菌隐患,你了解吗?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可能是种食源性致病菌,而牛乳是其最可能的感染源之一。尽管感染率很高,但关于牛乳中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技术和标准还相对缺乏。为了防止这种细菌通过食物传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处理方式,尤其是对于儿童常食用的牛乳产品。采取分餐制、公筷制等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口-口传播:与Hp感染者共同食用同一盘食物、HP感染者咀嚼食物喂食他人、接吻,食用受幽门螺杆菌污染的肉、奶、蔬菜等食物。
粪-口传播:食用被HP感染者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井水等未经处理的水。
共用器具传播:与HP感染者共用餐具、牙具、水杯等。
牛乳的安全饮用指南
选购注意事项:
- 选择正规渠道销售的、有质量认证的牛乳产品。
- 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选择新鲜的产品。
- 优先选择经过巴氏消毒或超高温瞬时灭菌处理的牛乳。
储存注意事项:
- 开封后的牛乳应密封保存,并尽快饮用完毕。
- 储存温度应保持在4℃以下,避免细菌滋生。
- 避免将牛乳暴露在高温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
饮用注意事项:
- 饮用前应检查牛乳的外观和气味,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饮用。
- 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建议将牛乳加热至沸腾后再饮用。
- 避免与他人共用杯子或餐具饮用牛乳。
预防措施
分餐制和公筷制:实行分餐制度,聚餐时夹菜应使用公筷或其他公用餐具,避免共同进餐人之间的餐具接触。
个人卫生习惯:
-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经粪-口途径传播。
-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经常更换牙具、口杯、水杯,不要混用,并且应经常蒸煮消毒。
健康饮食习惯:
- 避免高盐饮食和过多摄入腌制食品、熏制食品、加工肉类。
-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少于300g,新鲜水果摄入量200~350g。
- 控制糖分摄入,适量增加全谷物摄入。
定期检查:建议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特别是有胃部不适症状的人群。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的发生有关,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 淋巴瘤)。世界超过50%人口在消化系统上部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较盛行于发展中国家,而西方国家的影响范围也逐渐缩小。有人认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染途径可能为口口或粪口传播,但这种传播方式一直缺乏证据支持,没有证据显示可以从感染者口腔和粪便中分离到活的具有感染力的幽门螺杆菌;另外,随着人们普遍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善,理论上上述传播途径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应该大大下降,但目前幽门螺杆菌的自然感染率并没有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依然是个谜。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