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实名举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克扣实习报酬6000万,多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王海实名举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克扣实习报酬6000万,多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实名举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克扣学生实习报酬,涉案金额高达6000万元,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新余市联合调查组已介入调查,发现颜某某等人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事件始末
11月10日,职业打假人王海通过社交媒体实名举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存在克扣学生实习工资的行为。据王海透露,这一线索来自该校一名张姓老师的举报。张某原为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其妻子颜某某是该校某院院长助理,负责招生和学生实习工作。
调查进展
新余市联合调查组于11月11日成立,由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部门组成,对举报内容进行认真调查核实。经新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初步调查,发现颜某某等人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现已立案侦查并对颜某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具体细节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证据显示,从2017年开始,上饶市新思维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和芜湖鑫仁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就开始向颜某某的弟媳账户转账,备注为“用工企业支付的培养费用”,金额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以苏州华高为例,该校输送39名学生前往实习,企业支付给学生的报酬为每小时19.5元,但学校克扣4元,颜某某克扣0.5元,学生实际到手仅15元/小时。按每天8小时计算,这39名学生一天就被克扣1404元,一个月高达4.2万元。
违规分析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21〕4号)第十八条规定,接收学生岗位实习的实习单位,应当参考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报酬标准和岗位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给予适当的实习报酬。原则上应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工资标准的80%或最低档工资标准,并且需要以货币形式及时、足额、直接支付给学生,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
社会影响
这一事件揭示了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输送和学生权益保护问题。事件曝光后,不少网友反映类似情况在多地多校都曾出现,凸显了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的紧迫性。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对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反思。如何在推进校企合作的同时,确保学生权益不受侵害,如何建立更加透明、公正的合作机制,如何加强对学校和企业的监管,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我们期待调查结果能够尽快公布,给公众一个交代,同时也希望这一事件能够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