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博物馆珍稀展品大揭秘:你不可错过的国宝级文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博物馆珍稀展品大揭秘:你不可错过的国宝级文物!

引用
国家人文历史
9
来源
1.
https://www.gjrwls.com/jinghua/20240930/1025418628972937216.html
2.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54863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3A04XZ200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1/22/57798620_1127627908.shtml
5.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article/id/I00004704
6.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712502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9/19/39352461_1128361742.shtml
8.
http://www.news.cn/culture/20241115/6c2a50f887814dbdb671312ec71dcf25/c.html
9.
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5/01/03/17358914451212979222.html

2025年,上海博物馆将迎来一场文化盛宴。从“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到“古犀珍献:明清犀角器展”,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特别展览将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作为中国顶级的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馆不仅拥有丰富的馆藏,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01

十大镇馆之宝:见证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多达1023824件(套),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以下十件珍品,堪称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石家河文化小玉人:跨越五千年的文明见证

这件玉器体积虽小,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玉质晶莹剔透,雕工老练而灵动,展现了5000多年前石家河文化的精湛工艺。玉人身份为祭祀人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的珍贵线索。

大克鼎:西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展厅的扛把子,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大克鼎是西周中期的重要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西周大克鼎出土于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自此大克鼎开始了颠沛流离,先后辗转多个古董商,最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潘达于毅然将此重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收藏。这件青铜器的铭文众多,有290字,分为28行,行间皆有线相隔,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

《上虞帖》:王羲之的书法瑰宝

《上虞帖》是书圣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书信,创作于公元356年。这幅字帖内容有趣,主要讲述了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一封信,信中也提到了其他亲戚朋友的近况。它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出境文物之一,展现了东晋时期书法艺术的巅峰。

《高逸图卷》:唐代绘画的稀世珍品

这幅唐代画作长168.7厘米,高45.2厘米,主要描述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故事,展现了魏晋士大夫“高逸风度”的共性。中所周一,在文物中,字画是最难保存,且最容易受损的文物。加上年代久远,这幅画,上博甚少展出。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南宋缂丝艺术的巅峰

这幅南宋时期的缂丝作品,出自著名缂丝匠人朱克柔之手。缂丝工艺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而朱克柔的作品更是稀世珍品。她的作品存世极少,这幅《莲塘乳鸭图》成为上博的镇馆之宝,当之无愧。

大都佛儿张造青田石佛像:元代雕塑的孤品

这尊佛造像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唯一一尊考古出土的带有大都铭文的标准元大都造像,孤品中的孤品,在上博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作为明星级展品展出。

晋侯稣钟:西周历史的实物见证

这组编钟共有16枚,其中14枚藏于上海博物馆,另外2枚则存留在山西博物院。编钟上刻有355字的铭文,这些铭文首尾相连,完整地记述了晋侯稣随周厉王亲征的历史。一组编钟,可谓一本西周历史书一样的存在。

商鞅方升:战国时期度量衡的实物标准

这件文物见证了中国历史中的重大节点,成为中华文明经济秩序奠基之途上的“强国重器”。而且它是唯一幸存于世的一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子仲姜盘:春秋时期的青铜艺术杰作

这件文物不多介绍,它是上海博物馆最好玩的一件青铜器,集智慧和浪漫于一身。关于它背后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在上博参考的时候听听讲解员是怎么说的。

北宋汝窑盘:宋代瓷器的稀世珍品

上博的馆藏瓷器众多,更是不乏精品中的精品,几乎汇集了各大名窑的瓷器。这件北宋汝窑盘是众多精品瓷器中一员。汝窑到底有多珍贵?全世界不足百件,完美器形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件北宋汝窑盘作为上博的镇馆之宝,也是情理之中了。

02

2025年特别展览: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上海博物馆在2025年将举办多个特别展览,其中“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和“古犀珍献:明清犀角器展”尤为值得关注。

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4日至3月2日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第三展览厅

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其无足而水陆畅行,冬眠或蜕皮后宛若新生,种种特质令古人敬畏并将其神化。上博一年一度的迎春特展,将首次在独立展厅亮相。13件组古今中外的文物精品,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馆藏,邀请见证灵蛇传说在中华文明中的绵延与变迁,感受灵蛇文化跨越山海、连接各民族的精神共鸣。

重点展品包括:

  1. 战国中晚期漆木匜形杯(湖北省博物馆藏)
  2. 西汉蛇纲网状铜器(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古犀珍献:明清犀角器展

展览时间:2025年5月30日至2026年5月底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三楼印章馆

犀角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至迟于汉代已经成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上海博物馆是全球明清犀角器的重要公立收藏机构,本次展览从馆藏中遴选百余件犀角器珍品,并辅以与犀角雕刻艺术相关的其他文物,造型多样、题材丰富,为观众多角度地呈现这一无比珍贵而又鲜为人知的传统工艺门类。

重点展品包括:

  1. 明末清初周文枢犀角雕松崖流溪杯(2015年仇大雄捐赠)
  2. 清代犀角雕兽面纹扁足方鼎
03

建筑设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上海博物馆新馆坐落在人民广场南端正中(人民大道201号),与上海市政府所在地(人民大道200号)南北相望。建筑高度29.5米,整个场馆共分为7层,地下2层,地上5层。地下2层为库房、图书馆和资料室,地下1层为办公区域。展览面积达12000平方米。而从外观上看,“圆顶方体”构成上海博物馆独特的建筑外形。中华民族,先民相信天圆地方,因为地有四面八方,天有昼夜四季循环如圆。圆顶方体就包含着“天圆地方”的中华传统宇宙观。与此同时,圆顶方体又如同一个大鼎。圆顶就是鼎腹,四个环形耳直指苍穹。假如有可能在人民广场上空鸟瞰,那么人们会看到那圆顶就像一顶硕大的汉代铜镜,圆顶中心的玻璃采光球恰如镜钮一般。另外,在上海博物馆南大门两侧,还蹲着8尊汉白玉石狮子和灵兽辟邪。这些雕塑的原型取自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每只狮子高约3米,重约20吨。它们不但姿态各异,还因为“出生”有先后,狮子们有的清瘦有的肥壮,清瘦的狮子是喜欢清瘦的魏晋人做的,肥壮的狮子是唐人做的。无论胖瘦,它们仿佛都展现出庄严雄浑的汉唐气象。

上海博物馆新馆获得上海“优秀设计一等奖”“全国建筑创作奖”、上海市“优良工程奖”、上海市工程最高荣誉奖“上海优质工程白玉兰奖”和中国建筑工程的最高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级优质工程奖)。无怪乎有人曾经赞叹上海博物馆新馆建筑堪称20世纪世界博物馆建设的“绝唱”。

上海博物馆作为中国顶级的博物馆之一,其馆藏文物之丰富、珍贵程度不言而喻。从精美的古代玉器到明清时期的古典家具,再到张信哲先生捐赠的海派旗袍,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珍稀展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无论是对历史、艺术还是自然科学感兴趣,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目的地。希望你在上海博物馆度过一个充实而有趣的旅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