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预制菜走红粤港澳大湾区:以芋头扣肉为例
广西贺州预制菜走红粤港澳大湾区:以芋头扣肉为例
广西贺州市的预制菜产业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走红,其中芋头扣肉等特色产品更是备受青睐。这不仅满足了食客们的味蕾需求,还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通过高标准制作和监管,贺州的预制菜不仅在国内热销,还远销海外多个国家,成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贺州预制菜产业的崛起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其预制菜产业在大湾区市场的巨大需求带动下逐步兴起。据统计,2023年贺州蔬菜产量达281.45万吨,预制菜产业带动2756人就业。目前,贺州已创建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52个、供港澳蔬菜备案基地18个。
贺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已建成7000多亩的标准化温室蔬菜大棚。近年来,贺州瞄准大湾区市场,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预制菜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芋头扣肉:从传统名菜到预制菜明星产品
芋头扣肉是广西贺州的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口感闻名。传统制作方法包括选材、处理、切片、调味、蒸制等多个环节。而现代预制菜生产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标准化和工业化升级。
在贺州市顺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芋头加工车间内,村民们动作娴熟地裁切清洗芋头,并将传送带装得满满当当。“通过返聘务工、产业带动等模式,我们的预制菜产业已带动800余人就近就业。”该公司董事长彭上坚说。
在预制菜生产过程中,清洗切好的五花肉、贺州香芋等新鲜食材被分批送上传送带,经厨师烹制,再经真空包装和低温保存,最后经高温灭菌制成预制菜。贺州全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预制菜生产间里,猪肉块正经过漂烫处理。该公司品控部主管廖英祥说:“经高温灭菌的预制菜,无需添加任何防腐剂。”
成功的关键:标准化生产和严格监管
随着预制菜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融合度不断增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标准及监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2023年,贺州发布预制菜地方标准《黄田扣肉烹饪工艺技术规程》,规定黄田扣肉烹饪各环节的操作指南及技术要求。同时,贺州市市场监管局对预制菜生产企业的原料来源、制作过程、运输销售进行全流程监管。
“此类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仅规范了企业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对加快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优化升级也起到促进作用。”贺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陈南说。
经过高标准制作、监管的预制菜,不仅摆上国内餐桌,还远销海外。“我们依托原有的芋头产业开发了芋头扣肉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在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都设有海外仓,全程冷链出海。”彭上坚说。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目前,贺州已建立供港蔬菜专业运输队伍300多支,贺州农产品3.5小时即可直达大湾区市场。2023年,贺州包含预制菜产业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动普通农户7680户、脱贫户651户参与。
“当前,一些消费者对预制菜仍存观望心理,需进一步提高安全标准、强化安全监管。”贺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莫苏正说,促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贺州的预制菜产业正走上一条以资源换产业发展的有效道路。
贺州预制菜产业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标准化生产和严格监管,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随着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不断提高,贺州预制菜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