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公共服务和景区乱象被骂,重整旗鼓的太原文旅准备好了吗?
曾因公共服务和景区乱象被骂,重整旗鼓的太原文旅准备好了吗?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背靠中国古建筑第一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公共服务、景区管理、交通出行、住宿餐饮等方面的问题,太原文旅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本文将深入分析太原文旅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其自救之路。
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山西保存着全国最多的古建筑,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然而这样一个旅游大省,其省会在全国文旅版图中的地位却很低,甚至曾因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景区乱象,被骂到“自闭”。
去年淄博和哈尔滨的爆火,让不少城市不再坐等流量,选择主动出击。太原也重整旗鼓,企图“出圈”——近日,太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太原旅游热点门户。这座背靠文物大省却曾被骂到“自闭”的省会,真的准备好了吗?
服务缺失
太原近年其实也是出过圈的,只不过没给人留下什么好印象。去年上半年淄博爆火,山西文旅也发布宣传视频邀请网友五一来玩,声称“我们准备好了”。然而视频一经发出,却被本地人喷上热搜,高赞评论大多负面,视频最终被悄悄删除。
山西文旅被骂上热搜,本地网友评论“倒油”/网络
网友的“怒火”,大多集中在游客进入山西的第一站——太原。这些意见主要分布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态度较差;其二是景区乱象较多,门票、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关于基础设施,主要就是跟旅游出行息息相关的公交和地铁。对于公交,某平台曾有网友提问“在太原坐公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引发数十名网友吐槽。太原公交车速度极慢,间隔较长且不甚精准,整体运营时间较短,旅游专线也比较少,总而言之两个字:低效。
地铁就更不用说了。截至目前,太原仅有一条地铁线路开通运营,即纵贯太原城区的2号线,与机场、火车站并不连通。连接机场与太原站的1号线还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才能开通。
公交、地铁不够完善,出租车自然更受依赖。然而太原被吐槽的最厉害的,就是出租车“宰客”:出租车、网约车不打表现象屡见不鲜,绕远路和坐地起价是常态,外地人、本地人一视同仁,平等地“坑”每一位乘客……为此,网友们甚至编了段子,讽刺太原出租车司机。
网友吐槽太原出租车司机。图/网络
不仅公共交通不尽如人意,自驾的体验也没好到哪儿去。山西由于山路陡峭,高速限速较低且摄像头较多,进出省高速自驾体验极其不佳。太原市内车位紧张,停车费相对高昂。加上交警贴罚单“一视同仁”,让很多外地游客甚至本地人都表示不满。毕竟,外地游客在淄博违规停车,交警都是打电话提醒,并没有贴罚单。
网友吐槽太原交通出行。图/网络
票价偏高
除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太原文旅被吐槽的比较多的,还有景区乱象。
首先是比较客观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景点相对较少且分散。背靠中国古建筑第一大省,太原却无5A级景区,比较著名的景点就是晋祠、山西博物馆、太原古县城、永祚寺、蒙山等等。很多景点远离市区,通达度相对较弱。
太原晋祠景区,历史可追溯到北魏之前,最早是为纪念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图/视觉中国
太原古县城,电影《满江红》的拍摄地。图/视觉中国
其次,太原乃至整个山西的景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门票偏贵,还附加隐形收费。比如晋祠门票80元,比北京故宫还贵。太原古县城虽然免费入城,但进去后各处景点都要花钱。平遥古城门票125元,大名鼎鼎的《又见平遥》门票238元/张,令许多人望而生畏。
网友吐槽山西景点门票偏贵。图/网络
数据显示,2022年,太原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629.47万人次,实现门票总收入2.27亿元,旅游经营收入3.37亿元,门票收入仍占据很大比重。
在全域旅游时代,许多城市已经主动取消部分景点门票,门票收入占比越来越低。从观光旅游发展到体验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的旅游全产业链,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依赖门票经济,算是“最笨的办法”。
当然,太原、山西也有自己的苦衷。去年,太原市人大代表张新荣曾提出《关于太原市旅游景区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的建议》,官方给出的回复,可以看出“去门票”的困难所在——一来太原旅游资源分散,主管部门众多,协调难度较大;二来杭州、桂林等地“去门票”景区以园林类公园为主,而太原收费景区主要是文物保护单位,有其特殊性;三来文物保护单位不适宜丰富旅游业态,无法延伸旅游产业连,拉动旅游消费增长,留住更多游客。
如果说门票问题尚能自圆其说,那么令人烦躁的周边导游,就完全是管理问题了。这些导游既吵闹,也没有服务态度可言,给不少游客留下了强烈的负面印象。
网友吐槽太原景点导游。图/网络
吐槽较多的还有住宿和餐饮。太原乃至整个山西的旅馆价格,在节假日和旺季都有较高程度的上涨,二倍是常态,五倍也有之。景区餐饮价格偏高,城区饭馆虽然物价不高,但也没有实惠到哈尔滨、淄博的程度。
更令人难受的是,或许是饮食中碳水占比太高,山西有着比其他省份更强大的午睡文化,很多饭馆过了中午就开始歇业,到傍晚才恢复营业。这对本地人来说或许没啥影响,但对游客来讲就不太方便了。
网友吐槽山西午睡文化。图/网络
总体来看,山西旅游资源确实丰富,但配套设施、服务意识、开发运营、宣传策略等方面,都匹配不上自身的强大资源。无怪乎不少网友痛心疾首:一手好牌打稀烂。
积极应对
山西文旅被自家人“背刺”,绝非文旅一个部门的“锅”。这背后,是市政、文旅、交通、商务、公安等各个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的缺失。好在,太原和山西也是听劝的,被骂上热搜后,太原和山西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挽回游客的心。
比如调整高速限速。去年十一开始,山西高速大提速,以解决“隐蔽式”“断崖式”测速、限速值偏低、限速不科学等问题。调整后,限速值为100公里/小时和120公里/小时的里程占比达到93%,提高了9个百分点。
比如整治出租车乱象。去年五月底,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开展集中两个月的城市客运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双提升行动。去年八月和今年年初,太原更是两度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不过遗憾的是,这一举措效果并不明显,太原出租乱象痼疾难治。
今年2月,部分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吐槽太原出租车漫天要价行为。图/网络
比如激活文旅资源,山西制定了《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太原打造旅游热点门户;启动建设太原版“大唐不夜城”,推动晋祠天龙山创建成为5A级旅游景区;支持太原打造省域文旅综合集散中心,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等等。
要问太原有没有成为下一个热点城市的条件,那绝对是有的。背靠中国古建筑第一大省,太原在中国文旅版图上有着十分独特的优势。太原的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打造旅游友好型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而去年周杰伦太原演唱会的成功足以证明,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去年9月21日至24日,周杰伦演唱会开唱,太原使出了浑身解数,获得歌迷广泛好评:机场、高铁站准备免费特产,准备盛大的无人机表演,开通接驳演唱会的专线,公交车全部免费,地铁运营时间延长,省内6市35家景区推出门票优惠……粗略计算,周杰伦演唱会为太原带动了数十亿元的消费。
流量时代,一座城市出圈变得更加容易,口碑的反转也更加容易。打磨好自身,属于太原的泼天富贵,终究会来的。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