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小吃大揭秘:你不知道的历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小吃大揭秘:你不知道的历史!

引用
百度
14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591273233828970
2.
https://www.sohu.com/a/769799768_121923009
3.
https://m.sohu.com/a/803420727_100140727/?pvid=000115_3w_a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435275590541551
5.
https://bk.taobao.com/k/jiankang_89/81f3dc9ed42f85e83b0a351b1757e283.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3VQMUT05561LJ0.html
7.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7A02PMA00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BP4HKM05564URK.html
9.
https://www.zhccr.com/GW/Home/Detail?Id=2144
10.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409/81697/20810.html
11.
https://www.gz.gov.cn/zlgz/whgz/content/post_9674292.html
12.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402/21/139995_54632506.htm
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84%E9%A5%A8
14.
https://www.52hrtt.com/mo/n/w/info/G1716344646081

“食在广州”这句流传已久的美誉,不仅体现了广东美食的丰富多样,更凝结着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探寻几道经典广东小吃背后的历史故事。

01

肠粉:从唐代宫廷美食到街头巷尾的美味

肠粉,这道看似简单的米制品,其历史竟然可以追溯到唐代。据记载,最早在泷州(今广东罗定市)出现的“油味糍”,就是肠粉的雏形。当时的惠积糍较为厚实,不易切分,后来经过改良,才演变成如今薄而宽的形状。

关于肠粉的命名,还有一段有趣的皇家典故。相传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云游江南时,被大臣纪晓岚推荐品尝泷州的龙龛糍。乾隆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但觉得“糍”这个字不够形象,便赐名“肠粉”,因其形似猪肠而得名。从此,肠粉就在广东流传开来,成为街头巷尾广受欢迎的美食。

02

云吞面:南宋时期的美味传承

云吞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的广州。这种融合了面食文化和岭南特色的美食,以其皮薄馅多、汤底鲜美的特点,成为了粤菜中的经典代表。

云吞的原型最早被称为“馄饨”,象征着混沌初开的丰富滋味。明清时期,随着广州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云吞面逐渐流行起来。到了清代,随着粤菜的繁荣,云吞面作为街头小吃的代表逐步发展,并传遍香港、澳门等地,成为岭南地区著名的面食之一。

03

艇仔粥:疍家文化的美味结晶

在广州的美食谱系中,艇仔粥无疑是最具诗意的一道。它的起源与疍家人的水上生活密不可分。光绪年间,荔枝湾开始流行“扒艇”,疍家姑娘划着小船,高声叫卖:“艇仔粥!鱼生粥!”顾客或坐在自己的小船上,或坐在江边树荫下,端着船家捧来的粥,细细品尝。

最初的艇仔粥,疍家人会将打捞到的新鲜鱼、虾、蟹、蚬、螺等海鲜一同熬制。后来,陆上店家仿制时加入了炸薄脆等配料,使得口感更加丰富。如今的艇仔粥,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鲜美味道,更成为了广州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04

沙湾双皮奶:百年传承的甜蜜味道

双皮奶,这道香甜细腻的岭南甜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番禺沙湾的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玉琼作为第三代传承人,不仅完整掌握了姜埋奶、牛奶白饼、牛奶蛋卷等传统小食的制作技艺,更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改良。她调整原料配比,改良制作工艺,开发出多种创新产品,使得沙湾双皮奶的美味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广东小吃的历史,就是一部岭南文化的发展史。从宫廷到民间,从水上人家到街边小店,每一道小吃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它们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岭南人民智慧的结晶,展现了广东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