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一趴就哭难题,让宝宝乐意趴着玩耍
破解一趴就哭难题,让宝宝乐意趴着玩耍
宝宝趴着玩有很多好处,比如锻炼颈部、背部、手臂和核心肌肉力量,促进抬头、翻身和爬的运动发育。但是很多宝宝一趴就哭,怎么办?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让宝宝更乐意趴着玩耍。
宝宝为什么一趴就哭?
原因很简单:趴着太费劲了。宝宝头重脚轻,趴着的时候,重心太靠前,手臂支撑和抬头很费劲,宝宝觉得辛苦,就不乐意了。
一个非常有用的调整方法就是——抬高宝宝的上半身,把重心往后调整到宝宝的臀和腿。
四种趴着玩的姿势
宝宝趴着玩,并不是只有在垫子上趴一种姿势,变换不同的姿势,宝宝会不容易厌烦。下面介绍宝宝通常会喜欢的四种趴着玩的姿势,以及每种姿势如何把重心往后调整。
1. 在地垫上趴着玩
这是最经典的方式。你在宝宝的腋下放一条卷起的毛巾或枕头,还可以把手放在宝宝的臀部上,让宝宝的体重转移到腿上,可以让宝宝更容易抬头。
等宝宝能力进步后,尝试不用毛巾卷或枕头,直接趴在地垫上。
2. 趴在你的胸口玩
你斜倚靠在椅子上,身后可以垫个垫子,宝宝趴在你的胸口,你还可以把手放在宝宝臀部,帮助重心后移,或者把宝宝胳膊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让胳膊撑起宝宝的上身,这样容易抬头。
宝宝能力进步后,你可以尝试平躺时,宝宝趴在你的胸口玩。
3. 飞机抱
如果你的胳膊是水平的,宝宝抬头更加费劲。你可以稍微倾斜手臂,让宝宝上身抬高,这样更容易抬头。
等宝宝能力进步后,尝试更水平位置的飞机抱。
4. 趴在你的腿上玩
如果你双腿高度一致,宝宝抬头更加费劲。你可以抬高位于宝宝胸口部位的腿的高度,宝宝抬头会更轻松。
你还可以把手放在宝宝的屁股上,为宝宝提供更多的支持。宝宝进步后,可以尝试双腿放平。
增加互动让宝贝更愉快
宝宝趴着的时候,尽量让他感觉愉快,例如你趴着他的对面,对他唱歌;面前20厘米左右放宝宝喜欢的玩具或者安全镜;让宝宝面对着窗外趴,可以看外面的树木和鸟……
趴多长时间合适?
健康足月儿出院回家就可以开始趴着玩耍,一次3-5分钟,每天3-4次,尽量每天锻炼20分钟或者更久。
但是,如果宝宝还不乐意趴那么长时间,能趴几秒也有帮助。少量多次的锻炼,宝宝可能可以趴得越来越久。
3个月以上的宝宝最好每天趴着玩耍的时间累计在1小时以上,例如每次10分钟,一天6次。当然,你家的具体的时间安排还要看宝宝的意愿。
如果没有完成推荐的时长也没有关系,宝宝的表现会有波动,有时候懒得趴,有时候乐意趴。只要宝宝多练习,他会越趴越轻松,会喜欢这项运动。
什么时候练习趴合适?
宝宝每次醒来,如果不是太饿,先让他趴一趴。如果很饿,那就喝完奶30分钟后趴一趴。其他的时间,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都可以练习一下趴。
请注意,为了降低婴儿猝死的风险,不要趴着睡觉。
审稿专家
贺鸣凤
卓正儿科医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
内容团队
医学编辑/lu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