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油肥肠:从街边小吃到非遗美食的传奇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油肥肠:从街边小吃到非遗美食的传奇之路

引用
淘宝网
12
来源
1.
https://mobile-phone.taobao.com/chanpin/493692435f129d3059d2d7772b9a5460.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88634
3.
https://m.163.com/dy/article_cambrian/IT4BAUL2055666U7.html
4.
https://mobile-phone.taobao.com/chanpin/81718d1b1d480e6aece6983c569da3a1.html
5.
http://www.tfguzhen.com/go-a291.htm
6.
http://scdfz.sc.gov.cn/scyx/scms1/content_151832
7.
http://jiangyoufeichang.cn/col.jsp?id=101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7189178563676454949
9.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448324
10.
https://m.dddazhe.com/zhi/216175
11.
https://www.52hrtt.com/gh/n/w/info/G1713927895609
12.
https://tjgb.hongheiku.com/xjtjgb/xj2020/51784.html

2019年,江油肥肠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道流传了近半个世纪的美食,终于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和保护。

01

历史渊源:从街边小吃到非遗美食

江油肥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江油太平场一带,国营餐馆开始销售肥肠和干饭,以供进城赶场的乡民中午充饥。据记载,最早是在太平场小桥头边的一家集体老饭馆和新戏院集体老饭馆(后来南方相馆边)大门口支起的大铁锅开始卖红烧的“肥肠血旺心肺”。一大碗冒尖干饭5分,大土碗肥肠血旺肺片0.12元……油水非常厚,深受顾客追捧。

改革开放后,江油开始出现了民营肥肠店。20世纪80年代初,宋肥肠在县自由市场(灯光球场和纸市桥交接处,今川信小区入口)开业。随后,小小吃、贺肥肠、城边肥肠等相继开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02

独特工艺:各家有各家的秘方

江油肥肠最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工艺。虽然基本都采用红烧方法烹制,但每家肥肠店都有自己的特色与秘方。比如小小吃的肥肠以新鲜著称,宋肥肠则保留了传统的老味道,而健民肥肠则以柔软的口感受到食客青睐。

近年来,江油肥肠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比如江油肠都汇食品有限公司,就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研发出“碗碗肥肠”,并通过地摊推车销售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这道美食推向全国。

03

文化价值:不只是美食,更是生活方式

江油肥肠之所以能成为非遗,不仅仅是因为其独特的美味,更因为它承载着江油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记忆。在江油,红烧肥肠+干饭是常见的早餐组合,这种饮食习惯延续至今。肥肠的辛辣可以抵御山中的寒湿之气,而其高脂肪和高蛋白的特点,又能为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村民补充能量。

如今,江油肥肠已经从街边小吃,发展成为江油的一张美食名片。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2019年被列入非遗名录,正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肯定。

04

未来展望:从江油走向世界

随着江油肥肠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同时,江油肥肠也开始走出江油,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比如在淘宝上,就可以看到众多江油肥肠的即食产品,让远在他乡的人也能品尝到这道美食。

江油肥肠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美食、文化和创新的传奇。它从街边小吃起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最终成为非遗美食,不仅展现了川菜的魅力,更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