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门禁卡的原理和分类 门禁卡的应用选择和管理制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门禁卡的原理和分类 门禁卡的应用选择和管理制度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aigoo.com/zhishi/182595.html

门禁卡作为现代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分类方式以及应用选择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门禁卡的基本原理、各类别特点、应用场景选择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安全技术的核心内容。

一、门禁卡的原理

门禁卡的核心在于其内部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当含有RFID芯片的卡片通过卡片阅读机时,阅读机会发射电磁波来读取卡片内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能够被读取,还可以进行写入和修改,因此门禁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钥匙,更像是一张电子身份证。通过在芯片中写入个人数据,系统可以准确识别进出人员的身份。同样的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商场防窃盗系统等场景。

二、门禁卡的分类

门禁卡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外形分类

  • 标准卡:遵循国际统一尺寸标准,具体尺寸为85.5mm×54mm×0.76mm。
  • 异形卡: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市场上出现了各种非标准尺寸的“异形”卡片。

按卡片种类分类

  • 磁卡(ID卡)

  • 优点:成本较低,适合一人一卡管理,可与微机联用并记录开门信息。

  • 缺点:卡片和设备易磨损,使用寿命较短;卡片容易被复制;信息易受外界磁场影响而丢失。

  • 射频卡(IC卡)

  • 优点:非接触式操作,使用方便且安全;理论使用寿命长达十年;安全性高,支持双向控制;难以复制。

  • 缺点:成本相对较高。

按读卡距离分类

  • 接触式门禁卡:需要卡片与读卡器直接接触才能完成识别。
  • 感应式门禁卡:在读卡器感应范围内即可完成识别,无需直接接触。

三、门禁卡的应用选择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门禁卡类型包括EM卡、M1卡、TM卡和CPU卡等。其中,EM卡和M1卡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 EM卡:读卡距离长,市场占有率高,技术成熟。但仅支持只读功能,不适合需要收费或交易功能的场景。
  • M1卡:适合简单的记录或划款需求。对于需要更详细内容识别或交易的场景,最新技术支持下的CPU卡则更具优势,且从长远来看,CPU卡正在逐步替代M1卡。

四、门禁卡的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控制外来人员进出,提高安全性,门禁卡的使用通常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

领用管理

  • 门禁卡由办公室统一制作和管理,发放给有工作或生活需求的员工和居民。
  • 领用人需在办公室办理确认领用手续。

补办管理

  • 如因使用不当导致损坏或遗失,需办理补办手续,损坏卡由办公室收回。

注销管理

  • 门禁卡内存储有楼宇相关信息,遗失后需及时到办公室办理注销手续。
  • 遗失未及时注销造成的后果由领用人承担。
  • 离职或其他原因不再使用时,需上交门禁卡,办公室核对编号无误后办理相关手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