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期间,你的手机安全防护够了吗?
双十一期间,你的手机安全防护够了吗?
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到来,手机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当前手机安全问题仍然频发,涉及服务争议、营销收费、网络安全隐患等多个方面。其中,虚假促销信息、个人信息泄露、支付安全问题等,都是用户在双十一期间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
虚假促销信息和钓鱼链接
双十一期间,各类促销信息铺天盖地,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这个时机发送虚假促销信息和钓鱼链接。这些信息看似诱人的优惠活动,实则暗藏风险,一旦点击就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甚至导致财产损失。
对此,工信部已加强语音和短信平台业务规范管理,并指导电商平台和电信企业规范双十一营销行为。同时,基础电信企业已为9.7亿用户提供“来电来信免打扰”防骚扰服务,累计防护次数达771亿次。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些服务来屏蔽不必要的营销信息,降低受骗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
个人信息泄露是双十一期间另一个重要风险。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在不良手机应用投诉中,涉及个人信息及权限问题的投诉占比高达31.1%。此外,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用户投诉中,金融类投诉占比69.6%,零售推销类投诉占比6.1%,这些都与个人信息泄露密切相关。
为应对这一问题,工信部组织制定了《移动应用分发平台 服务和管理规范》《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用户权益测评规范》等国家标准,并推动终端企业健全完善APP行为记录、运行管理、风险预警“三大能力”。用户在使用手机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 审慎授权:只授予APP必要的权限,避免过度授权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已安装APP的权限设置,及时关闭不必要的权限
- 谨慎连接:避免在公共场合连接不安全的Wi-Fi,防止信息被窃取
支付安全问题
双十一期间,支付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涉及服务争议的申诉占比35.3%,涉及营销、收费、资费争议的申诉占比49.4%。这些数据表明,支付安全问题已成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确保支付安全,用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设置复杂密码:为金融类APP及购物平台设置复杂的支付密码
- 开启双重验证:为重要账户开启额外的安全验证方式
- 避免公共网络: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网购或银行操作
- 定期检查账单:定期检查交易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此外,工信部还提醒广大用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官方APP已推出“二次号码”一键解绑服务,新入网用户可通过相关基础电信企业APP申请解绑本人开户前号码注册绑定的互联网账号,方便自身使用。
结语
双十一期间,手机安全防护绝非小事。从虚假促销信息到个人信息泄露,从支付安全到隐私保护,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但只要我们提高安全意识,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就能有效降低风险,享受安全、愉快的购物体验。